第四章 張建國-《重歸黃金年代》
第(1/3)頁
從張家阿娘家出來,宋援朝來到了隔壁的23號,這里就是他的家。
弄堂的房子都是滬海老式的石庫門,這種房子歷史悠久,最早的在清朝時期就有了。
推開漆面脫落斑斑的木門,宋援朝邁步走了進去,一進門是一樓的廚房間也叫灶披間。
石庫門的廚房間都是這樣的,通常就在進門的位置,這種石庫門房以前一幢是一戶人家住,所以一樓的廚房面積足夠能用。
但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這種房子一幢里通常要住著好幾家,所以一樓的廚房屬于共用,各家的碗櫥、灶頭、水龍頭這些都在這,再加上其他一些雜物,把一樓擠得滿滿當當。
雖然離開八年,但放眼望去,一切就如當初宋援朝離開的時候沒太多區別,宋援朝站在原地心情復雜地打量著這熟悉的地方,過了好一會兒他提起行禮穿過一樓廚房由樓梯向三樓走去。
宋援朝的家住在三樓的臥室,這個房間位置屬于23號石庫門最好的位置。
通常,石庫門擁有一到兩個臥室再加客堂間(客廳)、亭子間、灶披間、二層閣(或三層閣)等等。
一般來說,是二樓或者三樓的主臥最好。如果不知道石庫門結構的朋友可以看看老電影《烏鴉與麻雀》,其中候科長住的就是臥室,小販夫妻住的是一樓前客堂間,一樓和二樓中間的亭子間住的是華老師一家,原來的房子主人孔友文被趕到的是后客堂間……。
至于二層閣或者三層閣,這是屬于閣樓的所在,原來都是存放雜物的,現在自然也都住了人。
宋家在這里已經住了三代人了,當年這房子還是早些時候宋援朝的爺爺用三根大黃魚頂下來的,宋光增和宋援朝都是獨子,老人去世后這房子自然就歸了宋光增,宋光增和王素芬當年在這里結的婚,宋援朝也是在這里出生和長大的。
站在房門前,宋援朝愣愣看著緊閉的門許久,這才掏出張家阿娘給他的鑰匙插進了鎖頭。
扭動鑰匙,門鎖打開,推開厚重的房門,傳來鉸鏈老舊的咯咯聲。
走進屋里,相比樓梯的昏暗,屋里里顯得亮堂許多。今天的天氣不錯,陽光正透過靠南的玻璃窗撒在地板上。
房間里很是整潔,看不到多少灰塵,張家阿娘幫忙打掃的很是干凈,只是很長時間沒住人了,房間里不可避免的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宋援朝放下行李,再一次望著自己從兒提時代生活到少年的家,家里的一幕幕同記憶深處已經淡忘的變得重合,不知不覺之中,宋援朝的眼淚布滿了面龐,走到靠窗的梳妝臺前,一張三人的合影照擺在上面。
合影里,還是少年的宋援朝在右邊,左邊是他的母親王素芬,王素芬留著利索的中短發,這種發型也叫革命頭,是當年婦女們最為流行的發型。
坐在中間,是他的父親宋光增,宋光增畢業于圣約翰大學,是一個極為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帶著副黑框的眼鏡,梳著整齊的分頭,身穿筆挺的中山裝。
三人胸前戴著主席徽章,表情有些嚴肅,同時嘴角又掛著一絲微笑望著鏡頭,宋援朝記得這張照片還是自己下鄉前父親帶著他和母親去紅星照相館拍的,但他沒想到這卻是自己一家三口最后的一張合影,當年天南地北相隔之后,而今已是陰陽再無相見之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和顺县|
安远县|
大名县|
水富县|
东山县|
金堂县|
丹凤县|
健康|
广汉市|
镇原县|
常州市|
罗源县|
临颍县|
开阳县|
宁明县|
阜南县|
横峰县|
浠水县|
聊城市|
西峡县|
舞阳县|
土默特左旗|
兴义市|
泌阳县|
平陆县|
蓬溪县|
麻城市|
汾阳市|
临洮县|
清流县|
高淳县|
三都|
灌阳县|
广昌县|
哈密市|
固始县|
昌吉市|
青冈县|
城固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