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五零章 岳武穆,岳忠武-《收個皇帝做小弟》


    第(2/3)頁

    然高宗既在位,岳飛的平反,終究不能成事。

    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公元一一六二年),孝宗即位,降旨為岳飛“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后,特與錄用”,千古奇冤,終得昭雪。

    孝宗素有恢復之志,他是打定了撕毀和議、反攻中原的主意的,這是岳飛平反的最大的政治背景。

    不過,初初之時,宋廷僅僅是將岳飛以禮改葬于西湖棲霞嶺,并未為岳飛擬謚。

    整整過了十五年,淳熙四年(公元一一七七年),孝宗才詔太常寺為岳飛擬定謚號,初擬“忠愍”。

    “忠”字很好,但“愍”字很不好。

    根據謚法,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沒一件好事兒;謚法中,“愍”字是和靈、殤、隱、悼、剌、荒、哀、幽一個序列的,幾乎接近“惡謚”了。

    謚岳飛“忠愍”,固然是目岳飛為忠臣,但這個“目”,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憐憫的目光,等于將岳飛看成了一個可憐蟲。

    何以如是呢?

    降旨為岳飛平反的第二年,也即隆興元年(公元一一六三年),孝宗下令北伐,主持其事的是張浚,主帥志大才疏,主將互相拆臺,宋軍軍心渙散,北伐終于失敗,只好再次與金國議和,史稱“隆興和議”。

    孝宗是不甘心的,啟用曾打敗過完顏亮的虞允文,試圖再舉,但終究不能成事,只好目光向內,專心發展經濟了。

    十數年間,家給人足,民生富庶,天下康寧,史稱“乾淳之治”。

    岳飛的擬謚,就是在這種歌舞升平的大背景下進行的。

    “忠愍”的謚號出來之后,雖然偏安的局面早成,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不對勁兒,有人覺得“愍”字不合適,也有人覺得“忠”字扎眼——謚岳飛以“忠”,置俺們高宗皇帝于何地呢?

    要改。

    于是,次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岳飛的謚號,最終確定為“武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和顺县| 黑河市| 东辽县| 图木舒克市| 柯坪县| 德清县| 泾阳县| 桐乡市| 贵溪市| 大邑县| 神木县| 包头市| 南澳县| 泸西县| 清河县| 杭锦后旗| 合作市| 沽源县| 藁城市| 滁州市| 温州市| 东山县| 谷城县| 上思县| 四会市| 寻乌县| 河津市| 荔波县| 茂名市| 绍兴县| 田东县| 新沂市| 鄂温| 墨竹工卡县| 双柏县| 闻喜县| 乳山市| 桓仁| 鄂尔多斯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