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幾日,王義深留在漣水的心腹傳來消息: 對于“京東路鈐轄”,表面上,裴淵等人恭敬拜受,但實際上,賈涉發出的教令,裴淵以下,皆視作無物。 季先安插在楚州城內的眼線,則如此報告:楚州上下,明里暗里,都在傳說,賈大帥喜怒不定,很有些神經兮兮的。 再過幾日,詔書頒下:以石珪為“漣水忠義軍統轄”。 嗯,“統轄”雖不是“副都統制”一類的明確的官銜,但也表示,賈涉、以及朝廷,不得不承認石珪、裴淵等人造成的既成事實了。 下一步,盱眙的石珪部,就該同漣水的陳孝忠舊部,二合一了。 果然,幾天后,楚州、漣水的消息,幾乎同時送到: 盱眙的忠義軍,拔營而東,進入楚州,經過楚州城下之時,楚州城內的賈涉、城外的李全,皆一無留難。 吳浩、展淵的判斷,全中。 吳浩立即將已經寫好的信件,發往光化軍,收信人:光化軍司戶參軍史嵩之。 信中,吳浩表示,自己準備“步武賢兄”,哪里艱苦去哪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兄長去了中路的襄樊,俺就去東路的淮東;兄長去了光化軍,俺就去盱眙軍,總之,向兄長學習,懟到保家衛國的最前線去! 吳浩既被史氏叔侄視為心腹,有重大行動,就不能只向堂叔申請,也要給堂侄打好招呼,以示尊重。 另外,名義上,史嵩之雖只是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兒,但接近史氏的人都曉得,史二郎其實可以影響大政——遇到難決之事,史丞相都會派人飛馬光化軍,聽取堂侄的意見。 接著,吳浩即趕赴臨安,求見史丞相,當面要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不過,去臨安之前,為“安靖后方”,還有一個人要提前打好招呼的,誰呀? 吳知古呀。 二吳算是正在熱戀期,好的蜜里調油,乍一分開,必然不適,必須提前“調適”。 事實上,男方倒沒什么太大的所謂,但女方——別的不說,到了淮東之后,吳浩回臨安或紹興一次不易,吳知古某方面的需求,難得滿足,難免失落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