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臨安之火-《收個皇帝做小弟》
第(2/3)頁
候潮門是臨安東南方向的城門之一,吳浩一行,由南而北,只不過走了小半個時辰,吳浩就明白了,展淵口中的“臨安的格局”,究竟何指?
臨安城的建筑密度,太大了!
街道兩旁,鱗次櫛比,房屋和房屋之間,或者沒有空隙,或者空隙很小,勉強算是條小巷子,有的窄到了兩人對行,彼此側身,才能交過;住宅、商鋪混雜在一起,許多都是住宅、商鋪二合一的。
街道狹窄,除了城市中心、貫穿南北的那條御道,余者,最寬處,不過容兩車并行。
在臨安城內駕車,“會車”,是個技術活兒。
而且,吳浩看得出來,許多街道,原本并沒有介樣狹窄,但道路兩旁的房屋,尤其是商鋪,不斷“僭建”,搶占街道空間,最終才變成了這個模樣。
這種城市格局,較之魏晉隋唐,天壤有別啊。
魏晉隋唐的大城,道路寬闊,商業區、住宅區,彼此分隔,整個城市,猶如棋盤,方方正正。
這樣的格局,不能說沒有一點缺點——主要是城市各成員之間的商業聯系較弱,城市的活力,略不足。
可是,像臨安這樣,“活力”足到了介樣的程度——
咋防火呀?
這個時代的房屋,大多都是木結構建筑,彼此挨的介樣近,一燒起來——
我去,不敢想象啊。
怪不得,展淵說,“以臨安城的格局,若籌劃得當,這一十八桶猛火油,足以將整個臨安城焚之一炬!”
還有,一路走下來,吳浩發現,臨安是個南北狹長的格局,主要道路,都是南北向,這個格局,對于臨安的大密度建筑群來說,好處是,通風透氣,但如果燒了起來,那是——
哼哼。
北風的時候,火頭打城北點起;南風的時候,火頭打城南點起——想一想,那是個啥局面?
臨安水是多,但西湖在城西,錢唐江在城東南,都在城外,對于防火,沒啥直接的幫助。
缺陷如此明顯,介么多年了,難道,沒人看的出來?
肯定不會,但是,無可奈何。
總不能因為這個就遷都吧?
吳浩的猜想是,在城市規劃上頭,臨安先天不足——本來也不是作為首都來規劃的呀,突然間,皇帝來了,中央政府來了,全國范圍的人員、資源都涌進來了,限于地理,湖、江、山夾著,大幅向城外擴展很困難,只好“內部膨脹”,日積月累,密度便愈來愈大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绥阳县|
轮台县|
始兴县|
闵行区|
琼结县|
黄山市|
高台县|
家居|
翁源县|
大邑县|
同心县|
肇东市|
沐川县|
科尔|
阜城县|
南投县|
吕梁市|
合肥市|
淮北市|
阿尔山市|
汉源县|
潼关县|
萨嘎县|
百色市|
宁乡县|
武穴市|
舞阳县|
浙江省|
宣化县|
永春县|
长岭县|
甘南县|
闻喜县|
贵南县|
五华县|
本溪市|
历史|
厦门市|
郁南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