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洋教都如此流行,難道我傳統(tǒng)道教,就沒辦法進來這花花世界,分一杯羹嗎?
但眼下自己的名號根本沒打出去,反而不可避免的成了街頭巷尾的笑料,這幾乎已經宣告了千鶴道長在省城的出征失敗。
后世頗有名聲的白龍王,曾經也想在香港大展拳腳,可惜給一所酒店看風水翻了車,馬上聲譽一落千丈,只能遁走泰國,從此再沒有來香港開宗立派。
就在千鶴道長心灰意冷之際,突然想起在任家鎮(zhèn)的時候,九叔對自己的規(guī)勸,還提到麻麻地都投身趕尸的熱潮中,似乎還混的不錯。
再看了一眼跟隨自己多年,面有菜色的四個徒弟,心中一陣不忍。
于是開口說道:
“大家莫要灰心,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雖然省城這里失敗了,但邊疆為師還有些名聲,前不久前清皇族托鄔總管來找我,言談之間隱約提到,他們的主子快死了,按照組訓必須將尸體運到北邊,請愛新覺羅的人,決定如何處置!若是我們接了這單工作,想必也夠很長一段時間的開銷了....”
如今雖然到了民國,但清帝退位之后,并沒有搬離紫禁城,而各地過去的皇族旁支、鐵帽子親王,也沒有被民國清算消滅,因此憑借著祖上的積累,倒沒有混的很落魄,也有一定財力,維持過去奢靡的生活。
而千鶴道長還有一半話沒有說出口,那就是這門差事原本被他拒絕掉了,畢竟那個時候的他,滿腦子都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道壇先鋒,茅山楷模,只想著斬妖除魔,而不是當個搬運工送尸體。
如今既然混的不如意,只能厚著臉皮,回去找鄔總管說說情,把這單買賣交給自己。
東南西北四人聞言,都不由面上一喜,眼見師父能振作起來,那可比什么都要好了,連忙說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憑師父的本事,這種趕尸去遠方的差事,還不手到擒來,我們一定好好努力,絕不給師父丟臉。”
張大膽一門旗下諸多弟子,唯獨千鶴道長對手下弟子最為溫和,從沒有像九叔或者四目那樣,一言不合就把徒弟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此刻也高興的說道:
“大家難得來省城一趟,不能白來,今天好好吃一頓,明天我們就回邊疆去,重整旗鼓!”
“沒問題,師父,我要吃陽春面!”
“我要吃腸粉....”
千鶴道長聞言,心中不禁感嘆,所謂陽春面其實就是一碗光面,哪有后世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澆頭,而腸粉則是廣東最低廉的小吃之一,當宵夜吃都勉強,更別提是正餐了。
這四個徒弟分明是考慮到自己的財力,在為他省錢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