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利益嘛,是能進行替代的。 可縱使是這般吧,依舊無法掩蓋一些問題。 “徐卿,朕就問你一句話?!? 崇禎皇帝正色道:“鹽政整頓,拔除火耗,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些試行的新政,對于國朝,對于社稷,對于百姓,究竟是好?是壞?” 大明現在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崇禎皇帝比誰都要清楚。 說到底這就是新舊之爭。 經濟構架的轉移,不是說說那般簡單的,即便是到現在,不說別的地域,單說大明的北方諸省。 依舊存在很多阻撓勢力,不想順應改革的浪潮,不想參與產業發展,不想參與對外開海,他們的眼睛里只有土地。 千百年來傳承的小農經濟,想要逐步向工業經濟靠攏,可不是說說那般簡單,背地里摻雜的事情太多,受影響的群體太多,牽扯到的層面太多。 核心只有一項。 那便是特權! 崇禎皇帝想要逐步打破特權,讓大明過去欠下的歷史賬,能逐步的彌補回來,繼而回歸到正常的道路上。 維系絕對的公平,是不現實的事情,不過崇禎皇帝想要維系相對的公平,至少不讓黑暗成為主流。 可是這件事情太難了。 “陛下,這些新政都是好的?!? 徐光啟沉吟片刻,作揖道:“如果這些新政能夠在各地試行起效,就能有效打擊土地兼并,遏制地方不法事。 可現在的問題,是太多了。 陛下有雄心壯志,這是好事。 可陛下也要考慮現實,上述這些新政,如果能逐步試行起來,而非現在扎堆出現,那國朝的處境就不會這般?!? “朕何嘗不想那般啊,可是朕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啊?!? 崇禎皇帝輕嘆一聲,“倘若按照卿家所言的那般,就以攤丁入畝為例,想要逐步在全國推行起來,那沒有十年跨度,絕對是不可能落實的。 一個新政,耗費十年。 可國朝面對的問題,并非只有一項啊,這些問題真要細究下來,在看不見的地方,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