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清楚江南諸省治下,過去存在較為嚴重的走私海貿,所以才通過天津的撤衛設州,去逐步的解決問題。 初陽在登來所做的諸事,固然說解決不少實際問題,不過沒有袁巡撫在后掌舵,恐不會像現在這般順利。」 袁可立心里生出感慨。 徐光啟所說這些話,他是清楚怎么回事的,山東在大明是較為特殊的,不僅是地理上特殊,就連在政治上也很特殊。 一個衍圣公府,就足以凸顯出這份特殊性。 先前孫元化在登來兩府治下,所做出的部分事情,觸碰到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使得其在山東的名聲很差。 文人的嘴能殺人。 文人的嘴能誅心。 錯非有袁可立這位山東巡撫,堅定的站在孫元化背后支持,并且組織起多場宴席,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恐孫元化這個登來巡撫,是否能繼續做下去,都是不好說的事情。 「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袁可立輕嘆一聲:「當前大明看似安穩不少,可實則問題同樣很多,僅僅是每年的田賦征收,就存在不少 問題。 徐閣老此次趕來山東,清查山東境內歷年的賑災事宜,的確能查出不少問題,也能查抄部分人的貪贓所得。 可這終究不能解決問題。 當前僅僅是我山東賑災行署,所聚攏的那批破產群體,每月多消耗的糧食,都是一筆不小的數額啊。」 「口糧問題想有效解決,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 徐光啟微微點頭道:「不過也并非不能解決,先前趕赴山東的農科隊伍,袁巡撫還有印象嗎?」 「當然有印象。」 袁可立笑著說道:「徐閣老所領農科,派來山東的那批人手,上來就向本撫索要山東所轄諸府縣不少的官田,說是要試種土豆、紅薯、玉米等良種作物,可是叫本撫有些摸不到頭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