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懋康上前作揖道:“不管是膛線的刻畫,還是特殊鋼材的生產,亦或者底凹彈的制造,那都帶著極高的成本。 據武備院的預算,生產1桿線膛燧發槍的成本,能抵得上5桿初代燧發槍,且對銃炮匠的要求極高,依著當前的生產水平,還不足以大批量生產。 僅西山所籌軍工產業,每月能量產200桿線膛燧發槍,想實現真正的大規模量產,必須提升上下游產業,這需砸進去的銀子很多……” 說著,說著,畢懋康閉上了嘴,而焦勖、宋應星他們,無不是露出凝重的神情。 這才剛剛起步啊。 本心情不錯的崇禎皇帝,聽到畢懋康所講的這些,輕嘆一聲,心里生出感慨,大明的原始工業化,還有著較長的路程要走啊。 想量產線膛燧發槍,就必須提升上下游產業,這又將砸進去大量銀子,這就是新的沉沒成本。 這個沉沒成本,或許100萬兩銀子,或許200萬兩銀子,或許更多…… “武備院出一份詳細的方案,哪些產業需要提升,如何培養技術人才,怎樣推動產業新產品等等,盡快呈遞到御前來。”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伸手對畢懋康他們說道:“如果能通過量產線膛燧發槍,而推動諸多產業的提升,哪怕調撥再多的銀子,朕都會勒緊褲腰帶的。 與此同時,對線膛燧發槍和底凹彈的技術封鎖,必須絕對重視起來,絕對不能出現外泄的情況。 此外西山籌建的軍工產業,從即日起準備有計劃的進行革新,將初代燧發槍的生產線剝離,并向天津、遼前等地進行轉移。” “臣等遵旨。” 畢懋康他們當即作揖道。 對崇禎皇帝來說,既然線膛燧發槍順利研制出來,那初代燧發槍的生產,就變得不那般重要了。 和李自成的軍火交易規模,可以相對應的提升,后續要增加傾銷對象,比如朝鮮,比如倭島,比如歐羅巴各國,以此增持軍火交易的規模,用賺取到的錢財,來填補武備院這一吞金獸。 甚至崇禎皇帝還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著建虜獲取初代燧發槍的技術,以此將黃臺吉所領建虜八旗,引進軍備競賽之中。 掌握著新一代火器技術,使得崇禎皇帝的底氣更足,在后續的謀劃部署中,能占據更強的優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