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爺,這是司禮監所收,通政司轉呈,涉及到彈劾的奏疏。” 王承恩捧著一摞奏疏,走進東暖閣,對伏案忙碌的崇禎皇帝稟道:“合計有67封,都是……” 嗯? 崇禎皇帝放下御筆,皺眉看向王承恩,這好端端的,朝中為何出現這般多彈劾奏疏。 畢竟周延儒、徐光啟他們,雖說就地方火耗、清查賑災等事,奉旨巡察北方諸省,不過查明的情況,呈遞進京的奏疏多轉到都察院、廉政公署。 “都是什么情況?” 看著御案上的奏疏,崇禎皇帝拿起一封,皺眉道:“都是哪些人所呈,又牽扯到哪些人了?”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啟稟皇爺,據司禮監整理所查,和地方火耗、清查賑災相關,牽扯到戶部、工部、兵部等有司。 這些被彈劾的官員,多是些東林黨人,也有一部分……” 黨爭?! 崇禎皇帝雙眼微瞇,當即就聯想到了什么。 通過王承恩所稟明的情況,讓崇禎皇帝敏銳的覺察到,這次所掀起的所謂黨爭,矛頭將會指向韓爌。 “閔洪學?” 看到一封奏疏的署名,崇禎皇帝似笑非笑道:“這個溫體仁啊,只怕是不滿足于次輔之位,又見周延儒、徐光啟他們,在地方所查成效頗多,所以有些安耐不住了。 王伴伴,近期周延儒在北直隸治下,清查地方火耗一事,揪出多少碩鼠?”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啟稟皇爺,因清查地方火耗而牽扯的官員,合計有73人,其中知府1人,同知7人,知縣16人。 由這些被查出的官員,所供惡紳奸商合計134家,涉及到的火耗銀子,高達197萬兩之多。 不過當前周閣老已不在北直隸,而趕赴到山西治下,司禮監這邊,匯總有相應的奏疏和案牘。” 還真是不少啊。 崇禎皇帝放下奏疏,神情變得凝重起來,大明官場的吏治整頓,并非是朝夕間就能扭轉過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