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管紹寧所說的這些,還只是局限于順天府一地,像北直隸其他府縣,像遼東這邊,只怕都存有這種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北方諸省的賑災行署,推動的基礎建設、官辦諸廠等事,有條不紊的落實下去,那這種情況會更嚴峻。 “看來要廢除匠籍了。” 崇禎皇帝雙眼微瞇,看向管紹寧說道:“這件事情朕知道了,卿家無需擔憂,朕會設法解決,此事卿家不可牽涉其中,先退下吧。 王伴伴,召韓爌、畢自嚴覲見,朕有事情要跟他們商榷。” “臣告退。” “奴婢遵旨。” 廢除掉匠籍制度,對現階段的大明來說,必然會引起不小的風波。 畢竟大明匠戶是沒人身自由可言的,這也導致龐大的匠戶群體,成了諸多既得利益者,爭相盤剝的對象。 哪怕是壓榨死了,也不會生出任何漣漪,隨便找個地方埋掉就是了,就像是死掉一只臭蟲。 不過想盡快邁進原始工業化,像限制匠戶的種種政策,就必須全部廢除掉,讓他們能自由的流通起來,憑借自身的手藝和本事,賺取到相應的錢財。 趁著當前這種現象還不明顯,崇禎皇帝覺得能逐步推行廢除匠籍一事,繼而促進工商業的持續發展。 在災情頻生的大環境下,面對嚴峻的土地兼并勢頭,怎樣引導大明的破產群體,能賺取到養家的錢財,就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那么遭受盤剝的匠戶群體,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以此帶動規模化工坊的落實。 韓爌、畢自嚴得天子召見,從文華殿那邊匆匆趕來,見二人過來后,崇禎皇帝直接開門見山。 “當初朝廷出于安穩地方的考慮,扶持起一批工坊,以吸納那些破產的災民和流民,想來兩位卿家都知道。” 崇禎皇帝神情正色道:“現在據朕所知曉的情況,僅北直隸治下的工坊,就是較為龐大的存在。 像西山的軍工產業,像京畿的冶煉產業,像天津的造船產業等等,這幫著朝廷解決不少糟心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