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變革維新并非易事,特別是在內部復雜、利益固化的勢力中,想有效推動相應變革,必然會出現各種掣肘和反對。 大明的核心統治基礎,是基于讀書人這一主體,以相對龐大的官紳等群體為延伸,統御著更龐大的底層群體,繼而構建起的一套完整統治體制。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治下各領域資源,都朝一小撮群體傾斜聚集,讓多數人沒了生活保障。 一旦出現災情、戰亂等催化狀況,就會逐步點爆積攢的怨氣,直到大明轟然倒塌。 時下崇禎皇帝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這等駁雜、混亂的秩序下,逐步進行梳理,開辟新領域分配,讓大明能持續的穩定下來。 其中的難度有多大,掣肘有多深,唯有崇禎皇帝一人清楚。 這也使得崇禎皇帝的內心深處,很多時候都有些羨慕,占領遼南部分疆域的李自成。 戰爭終究不是主旋律,穩定才是民心所向,這一點在飽受戰亂之苦的遼東,可謂得到真實的寫照。 遼南,蓋州城。 “崇禎小兒在京城不是創設軍機處,以總攬平叛事嘛。” 李自成穩坐在帥椅上,拿著旱煙袋,環視堂內眾人,朗聲道:“那咱們遼東義軍也要總攬軍機要務,以確保在遼東復雜的局勢下,針對明軍和建虜兩方,明確相應的軍制,以確保局勢的穩定。 本帥決定創設樞密院,由本帥兼領樞密使,下轄七大學士,輔佐本帥統籌全軍,以更好的讓遼東義軍發展。 從即日起,遼東義軍所轄各部大軍,都要接受樞密院的調遣,一應軍令調度,皆從樞密院下發。” 楊方興、裴雄虎、李鐵山等諸文武,聽聞李自成所言,無不露出各異的神情,似這等事情他們先前毫不知情。 縱使頗受李自成倚重的楊方興,對李自成所謀劃的這一切,那絲毫口風都沒聽到,李自成所統遼東義軍要謀改了。 李自成拿著旱煙袋,繼續說道:“當前復州和蓋州兩地,悉數被我遼東義軍收復,相應的募兵和分田,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 不過在此期間也出現不少問題,這都是所奉軍制不明所致。 先前本帥聽一位高人講過,想戰勝所面臨的對手,就要吸取對手的精華,摒棄掉他們的糟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