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參照不同生產的所需,生產出的這些木制車床,會被分配到不同產業線,參與到實際生產中。 只要再給武備院一些時間,臣等皆能向陛下保證,所轄軍工產業的各項產量,都能得到大幅提升。” 宋應星的話在耳畔回蕩,崇禎皇帝銳利的目光,盯著眼前那一臺臺尚未完成組裝的木制車床上,不少匠戶神情緊張的站在一旁。 眼前擺放著的這些木制車床,看上去是那般笨重和簡陋,倘若放在后世的話,甚至連殘次品都稱不上,只能稱之為破爛。 只是對當前的大明來講,卻代表著朝向標準化生產,邁出最關鍵的一步。 不管是做任何事情,往往都是頭三腳難踢,畢竟大明先前并沒有這些,一切都是宋應星他們摸索著來的。 宋應星、焦勖、畢懋康這些人,見自家天子沉默不言的站著,一個個內心深處難免緊張起來。 為研制這些木制車床,武備院可沒少耗費銀子。 每個構件都是反復推敲和試驗的,包括各項尺寸的明確,不同規格的刀具,不同刀具的分類,不同規格的砂盤等等,這一項項試驗下來,銀子就像是流水一般。 “朕不僅給你們時間,還會再給你們銀子。” 在眾人緊張之時,崇禎皇帝轉過身來,開口道:“武備院所涉足的諸多領域,朕只是粗懂一個皮毛,關鍵還是在于你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具體如何鉆研,朕不清楚。 但朕希望武備院上下,能夠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耐下心的好好從事這些所涉足到的領域。 大明今后能否改變,能否中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看你們武備院這邊,能鉆研出多少新的東西。” “臣等謹遵上諭!” 宋應星、焦勖、畢懋康他們紛紛作揖應道。 涉足科技領域的探索和發展,根本沒有任何捷徑可以借鑒,唯有持續不斷的鉆研,持續不斷的砸銀子。 崇禎皇帝能做的事情,就是將所知的那點皮毛,講給宋應星、焦勖這些大明英杰,讓他們聚在一起,心無旁騖的從事各種研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