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朝的政治格局很亂,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在地方上,都呈現此等趨勢,而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源,卻能追朔到萬歷朝。 一場國本之爭,加劇了黨爭的風潮。 東林黨、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昆黨…… 除了東林黨屬于朋黨之列,后面那些個派系,都帶有極強的地域特性。 包括天啟朝所凝聚的閹黨,那都是經短暫的泰昌朝,此前被齊楚浙黨等派,近乎驅逐出朝堂的東林黨,得泰昌帝的倚重和信賴,再度勢起的東林黨,逐步在朝反擊和打壓齊楚浙黨等派,所殘留的那些邊緣官吏,不想放棄自身利益,最終投效到魏忠賢的麾下,才早就閹黨的橫空出世。 世人所言的魏千歲,在天啟朝的初期,可是多次想和東林黨和平相處,怎奈東林黨諸君并不愿意,這才在天啟帝明里暗里的支持下,最終一步步勢起的。 黨爭,終究是為了利益。 “周閣老,您說陛下這般調動,究竟是藏著什么深意?” 何如寵面露憂色,看向周道登說道:“乾清宮所議諸事,在朝傳開后,那引起的風波可不小啊,不管是軍機處增補大臣,還是地方明確三總督,這每一件是小事情啊。” “何閣老,本輔也不清楚啊。” 周道登輕嘆一聲,說道:“眼下這些事情啊,不是咱們所能過多摻和的,畢竟牽扯到的層面太多了。 說起來,增補進軍機處的大臣里,傅宗龍、楊文岳、丁啟睿、楊嗣昌幾人,隨便拎出來一位,有哪個是來頭簡單的? 更別提瞿式耜、陳新甲他們了。 這背后所藏的水太深,稍有不慎啊,不僅頭上的烏紗帽不保,或許還會背負罵名啊。” “唉~” 何如寵輕嘆道:“恰恰是因為這樣,咱們也不能不揣摩圣意啊,周閣老還不知道吧,周延儒,被溫次輔邀請過來了。 現在就在他的公事房內。 想想先前進內閣多難,又是廷臣會推,又是天子圈定,那周延儒,可是一直都期盼著能進內閣。 當初要不是出了那……” “何閣老慎言!” 周道登臉色微變道:“內閣增補大臣一事,豈是我等所能在私下妄議的?若是叫人聽去了,傳到御前,你有幾個腦袋啊。 本輔這邊,還有些事情要處置,就不談及這些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