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根據朕御覽相應的桉牘,可酌情將大明治下衛所,大致分為:實土衛所,準實土衛所,非實土衛所。 如實土衛所,可參考遼東都司,陜西行都司……’ 就大明衛所的具體情況,崇禎皇帝所書的公函中,詳細的進行了闡述,包括在京、在外等等情況。 為了搞清楚這些情況,崇禎皇帝可是沒少挑燈夜戰,畢竟大明傳承兩百多載,縱使是明初所定衛所制,在實際的運轉中,也會發生細微改變。 ‘鑒于整頓衛所的復雜性,包括各地情況不一,朕打算先以京衛作為基準,進行小范圍的調整變動。 以下的諸多調整,適用于后續去衛所化,以減輕財政開支,并幫助大明軍隊,恢復原有雄威。 其一,各衛的世襲官職,從衛指揮使為首的各級官職,保持不變,名下所承襲的田產不動,各衛更改性質,推動軍戶轉為民籍,衛所根據相應官階,搬遷至各省、府、州、縣,負責在每年農閑時操練民兵,負責招募新卒,慰問…… 其二,各衛的所轄屯田,非個人的那部分,一律充為各地的官田,按照朝廷所定田賦征收…… 其三,各衛的所轄軍戶,以家為基準,分自留地兩畝,另根據實際情況,可優先租賃所充官田,此為硬性標準,不準在落實時期,出現任何苛待,或以權謀私之舉。 其四……’ 根據大明現階段的情況,包括衛所這一塊,不管是世襲衛所官,還是鐵飯碗軍戶,為確保在謀改階段,不會出現相應的動亂。 崇禎皇帝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大明爛掉的衛所制度,找到全新的替代屬性,并叫其發揮相應的作用。 至于在推行的階段,發現有貪贓枉法的行為,那涉及衛所官這一塊,該抓就抓,該殺就殺,涉及到官紳這一塊,同樣是相應的性質。 看著眾人驚疑的神情,崇禎皇帝心里暗暗道:‘用民兵組織的權力性質,包括所列明的諸多框架,從五軍都督府,到各省都司,到各地衛所,只要能分區域,分階段的逐步推進,只要好處能叫底層軍戶得到,那似李自成這種丟掉鐵飯碗,就轉過頭來造大明反,便不會再出現。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衛所這個爛攤子,里面的壞賬爛賬太多,必須要穩著來,還不能叫舊官僚去做,必須由自己倚重的大臣來辦,不然各地都是造反派,真要到那一步,只怕連打游擊的機會,都沒有了啊,畢竟與天下為敵了。’ /91/91146/29734900.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