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巖、牛金星他們走了,不管是為那些小心思,還是真想救民立志,他們的命運已然改變。 “暫且等等再說吧。” 在李巖他們離開后,盧象升輕嘆一聲,隨后便拿起一份公函,神情凝重的翻閱起來。 當前的盧象升,有著太多要做,要解決的事宜,賑災,維穩,追查,掌權,肅貪…… 上述的這些事宜,牽扯到的層面眾多,涉及的群體很廣,不是他戴上直隸巡撫的官帽子,就能張張嘴,講幾句話,便可以解決的。 在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些良政,沒有從崇禎皇帝的嘴里講出來前,地方上的很多情況,是不會改變性質的,盧象升這位直隸巡撫,也要拉一派,打一派,才能叫他坐穩這個位置。 “希望派往山東的天雄軍,能順利解決白蓮殘余之事。”放下手中的公函,盧象升眉頭微皺,囔囔道:“白蓮余孽不能鏟除,對地方的安定危害太大,特別是山東那邊,是漕運重地,絕不能生亂啊。” 想起自己在賑災期間,所派的天雄軍諸部,于各地所呈軍報,盧象升的心情,就顯得有些不是很好。 白蓮余孽蠱惑民心,扇動民情的能力,實在太強了,所活躍的河南、山東等地,近些年來災情不斷,苛捐雜稅較多,攤派的三大餉不少,真要是來上一場波及較大的災情,那必然會生出叛亂。 時下的大明,山陜兩地,遼東之地,那平叛都沒取得實質性進展,若是其他地方,再敢鬧出叛亂,對朝廷造成的影響太大。 “陛下的決斷,是英明的啊。” 思緒雜亂的盧象升,看著眼前的公函,輕嘆道:“想要穩定地方,就必須要從源頭去抓啊。 或許災情的發生,是人所不能改變的。 然在災情沒有出現前,積極整頓地方吏治,整修水利,整飭馳道,真正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初進化》 就算災情真的發生,哪怕涉及范圍較廣,若上述事宜能做好,那最少能減輕災情危害。” 崇禎皇帝所設賑災公署,地方所明賑災行署,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衙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