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像演變成將門勢力的群體,皆登上崇禎皇帝心中的名單,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要被堅決抹殺掉。 “此次諸卿皆立下大功,朕向來都是有功就賞,有過就罰。” 收斂心神的崇禎皇帝,露出笑意,開口道:“王伴伴,將一應敕賞中旨,悉數(shù)都頒布出來吧。” “喏!” 在朱純臣他們的注視下,王承恩作揖應道,一旁跟著幾名小宦官,捧著一道道中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彼時這東暖閣內(nèi),響起王承恩的聲音,然頒布的中旨,敕賞的內(nèi)容,叫朱純臣、祖大壽、駱養(yǎng)性、吳襄幾人,都心生驚意,甚至流露出些許喜色。 成國公一脈,在朱純臣承襲期間,被天子敕伯爵,允準承襲三代。 祖大壽,被敕伯爵,寧遠伯,允準承襲三代,擢后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駱養(yǎng)性,被擢中軍都督府右都督,蔭兩子,授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世職。 吳襄,被擢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單單是這樣的敕賞,不可謂不豐厚啊。 特別是對祖大壽而言,被敕寧遠伯,那對他們遼東將門而言,可謂是具有非凡意義。 倘若祖大壽能頂著此爵,重回遼前統(tǒng)兵,那權(quán)勢大了去了。 只可惜崇禎皇帝絕不會放走祖大壽的。 好不容易才將祖大壽他們,拴到京城這邊,除非崇禎皇帝真的昏了頭,才會將這樣的惡狼,放回遼前。 “朕知道,在鏟除奸臣逆子期間,有不少人都立下功勛。” 在朱純臣他們叩謝天恩后,崇禎皇帝正色道:“諸卿,等回去以后,將一應有功之臣,都悉數(shù)呈遞御前,朕都會一一恩賞。” 為了穩(wěn)住朱純臣他們,不叫他們心中生疑,崇禎皇帝對那些虛銜敕賞,甚至是所謂的爵位,都是不加吝嗇的。 畢竟這次殺掉的騎墻派勛戚,的確是有些多,想穩(wěn)定住朝局安定,想確保大勢穩(wěn)定,該恩賞出去的,就必須恩賞出去。 “陛下!大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