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畢自嚴哪里知道,他在財政口的能力,是崇禎皇帝頗為認可的,是欽定的大明財相。 “嗯,跟朕所想的差不多。” 崇禎皇帝點點頭說道:“不過朕相信畢卿的能力,戶部交由畢卿專管,定然能給國朝分憂的。 對了畢卿,朕有件事情,要跟卿講明。 天津那邊的撤衛(wèi)設(shè)州事,已明確下來,天津知州陳延生,天津?qū)④娎蠲髦遥瑳]辜負朕的期許。 天津是漕運樞紐,是拱衛(wèi)京畿的門戶。 朕覺得日后的天津直隸州,必須要好好發(fā)展起來,所以朕想叫畢卿,以戶部的名義,叫天津行開海事。” 畢自嚴:“……” 果然是有事情。 怎么牽扯到開海上來了。 開海事,在國朝屬于不好提,不便提的事宜啊。 看著畢自嚴那躊躇猶豫的神情,崇禎皇帝雙眼微瞇,心里暗暗道:‘看來受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慣性影響,大明對待開海事,雖說于隆慶朝開海了,但后續(xù)采取的態(tài)度,明顯就是不支持,不反對,但是不要提的消極態(tài)度。 尤其是隆慶朝的開海,盡管解除了海禁,但是所構(gòu)建的樊籠枷鎖眾多。 說是開海,實則就是想多一項稅收渠道。 只可惜江南沿海地帶,大批走私海貿(mào)的群體,根本就不繳納關(guān)稅。 這導致大批白銀,雖說匯入大明,可是卻多落到私人手里。 使得這幫既得利益群體,不是兼并土地,就是窖藏起來了。 反倒是國朝層面,并沒得到太多好處。 面對各個不利因素的壓迫,只能攤派三大餉,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解決眼前的麻煩。’ “陛下,這件事情若由戶部提出,只怕會在朝中引起風波啊。” 畢自嚴猶豫再三,硬著頭皮,作揖道:“天津是極為重要的地方,若是因為開海事,鬧出什么亂子,恐對……” “畢卿多慮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