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韓贊周生疑之際,崇禎皇帝已然拿起御筆,在空白的文本上奮筆直書。 “愛卿之密奏,朕已獲悉,卿不愧是國朝之棟梁,穩定天津局勢,這只是開始,卿在出任天津知州,當盡快開辟新局面。 其一,盡快厘清天津的局勢,協助天津將軍完成定編事,為后續推行新關稅做準備。 其二,盡快將天津所轄各縣,重新梳理一遍,對在其位不謀其政,或貪贓枉法的官吏,悉數清除掉。 其三,積極開辟對外海貿港口,朕會以中旨的名義,準許天津開海,允許西洋各國海商停靠。 其四,查明天津治下流民,朕會著大內行廠,增擴天津治下造船廠,同時開設一批新的作坊,用于收容這些流民。 其五,排查天津直隸州河道、河淀事,組織青壯興修水利,力爭天津不再出現水患。 其六,針對天津衛城,要展開重修城池事……” 針對天津這個地方,崇禎皇帝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要將津門發展起來,成為北直隸的商貿重鎮。 想做到這一步,那不單是漕運上,包括海運,陸運等方面,都必須大力發展起來。 既然陳延生的能力很強,那諸多的謀劃和部署,就能逐步的落實下來,這不單單是對國朝賦稅,能有不小的增益。 更為關鍵的一點,也使得北直隸治下,多了一處能通過海貿,積極向江南地,向西洋諸國聯系的渠道。 小農經濟下的大明,其生產力是相對較低的,而崇禎皇帝構建的內帑經濟體,則能逐步的提升生產力。 這一低一高的驅使下,只要能生產出大明沒有的產物,那就能借助新天津,源源不斷的賺取錢財,繼而謀劃更多的事情。 “韓贊周,將這份密旨,選派可靠宦官,八百里加急,送至陳卿手中。”寫完密旨的崇禎皇帝,將密旨遞給韓贊周,神情嚴肅道:“切記,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送達。” 韓贊周當即領命道:“奴婢明白,奴婢即刻去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