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戍守京畿的三大營,作為崇禎皇帝親選的大明新軍編制,他要一步步剔除掉舊派勛戚,叫改造的勛戚子弟,還有曹文詔這幫虎將悍將,逐步掌控住實權。 像御馬監所譴派的監察內臣,一個不留全部撤走,一幫不懂軍事的太監,狐假虎威的指手畫腳,那不是扯淡嗎? 想避免擁兵自重的方式,辦法有很多,采取這種被動、消極的法子,所產生的隱患實在太大太大了。 “末將…吳三桂,拜見陛下!” 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在東暖閣響起,看著眼前的吳三桂,穩坐龍椅的崇禎皇帝,雙眼不由得微瞇起來。 這吳三桂長的端是壯實,還這般英俊,頗有幾分儒將之意。 “免禮吧。” 崇禎皇帝打量著吳三桂,聽到旨意的吳三桂,老實的站著,舉止恭敬,靜候著天子出言訓話。 跟隨內廷宦官,從西苑講武堂趕來乾清宮面圣,吳三桂就猜想到天子召見,定是為跟講武堂的那幾個勛戚子弟,起沖突一事。 “吳三桂,朕記得你曾高中國朝所開武舉?”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看著吳三桂說道:“那你覺得我大明軍隊,在遼前為何頻繁失利,為何國朝耗費那般多錢糧,卻平定不了建虜叛亂呢?” “…啟稟……陛下。” 吳三桂聞言,心里一緊,忙抱拳道:“建虜八旗上下,全員皆可為兵,披甲為兵,卸甲為民,反觀我大明于遼前治下,雖…國朝調撥眾多錢糧,但所募兵丁卻談奴色變,縱使領兵將領,本事再強……” 聽著吳三桂所講的這番應付之言,崇禎皇帝眸中閃爍著精芒,嘴角流露出一絲戲謔。 到底是軍閥頭子的兒子,所講的那些話,全都是避重就輕的談。 句句不談遼前弊政的實質,卻擺事實講依據,強調在遼前為將的難處,至于國朝耗費多少錢財,那就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了。 “朕聽說在遼前那邊,有不少是統兵之將,都懼怕建虜。”崇禎皇帝保持笑意,看向吳三桂說道:“對此…三桂你怎么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