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奏請勇衛營平寇疏。 在這份奏疏之中,通篇言明了剿匪的難度,陳述了當前所遇到的問題,最后表明,要叫深入太原府,奉旨除賊的勇衛營,能趕赴陜西治下,參與平定流寇事。 周遇吉他們在山西境內折騰事情,遠在陜西境內的楊鶴,是如何知曉的?為何又特意派人進京,呈遞這樣一份奏疏? 種種的猜想,在崇禎皇帝的心頭生出。 “軍機處是什么意見?” 崇禎皇帝放下手中奏疏,看向王洽他們,說道:“楊卿擔剿匪要職,可是這山陜一帶的局勢,一直都是起起伏伏。 現在楊卿…特意呈遞奏疏,請勇衛營趕赴陜西境內,參與剿匪事,都說一說吧,也好叫朕有個決斷。” 其實最初對楊鶴所遞奏疏,王洽、周延儒這些軍機大臣,都是很疑惑的,但聯想到宣府鎮之事,叫他們不得不深思此事。 只怕天子外派的虎將悍將,絕不止曹文詔所部,尤其是楊鶴還在奏疏中點明,周遇吉等將有大才,為社稷慮,懇請陛下恩準,能叫勇衛營赴陜剿匪。 “啟稟陛下,據楊鶴所言,當前韓城一帶局勢有起伏,且所滋生出的各部叛賊,一直都肆虐著陜西等地,勇衛營乃陛下在建虜進犯國朝之際所創,立下過赫赫戰功,故臣以為,為平剿匪事,可叫勇衛營所部,趕赴陜西境內。” “陛下,臣以為王樞輔所言甚是,目下竊據遼東的建虜八旗,受先前重創的影響,在遼東并未太大動作,倘若國朝能趁此機會,平定山陜一帶的反叛事,這于國于民都是件極為利好的事情。” “陛下……” 王洽、周延儒、王在晉等人,在思索片刻后,紛紛開口講出了心中所想,聽著一邊倒的言論,崇禎皇帝的眉頭卻緊蹙起來,一個剿滅八大晉商的行動,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叫他先前所定謀劃,必須要做出臨時性調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