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在晉、黃立極、劉鴻訓忙拱手作揖道,說實話,此次被天子特召免罪,歸京進軍機處任職,他們心里滿是疑惑和不解。 先前建虜進犯大明,致使國朝動蕩之事,隨著時間的發酵,生出不同地域的王在晉、黃立極、劉鴻訓,都先后了解到一些情況。 初聞此事的時候,在他們心中都生出擔憂,倘若國朝不能擊退建虜,那對大明而言斷不是什么好事。 甚至就算擊敗了建虜,那迎戰建虜期間的消耗,對國朝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這無疑加重了大明的負擔。 只是隨著了解的情況多了,特設軍機處,天子御駕親征等一些情況,也漸漸的被他們知曉了。 “有怨恨也好,沒怨恨也罷。” 崇禎皇帝收斂笑意,伸手指向王在晉他們,說道:“當初朕罷黜你們的官職,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們自己的心,就沒有真正擺對位置。 朕剛御極稱帝之初,不熟悉朝政,但也明白接手的是個爛攤子,朝野間黨爭風氣嚴重,縱使是現在亦是這樣。 朕提拔你們,是看重你們的才能,想叫你們輔佐朕,改改這一風氣,幫著朕叫大明回到正軌中來。 可你們都做了些什么? 你們所恪守的那些道理,朕明白,可統御這幅員遼闊的大明,能只把眼界局限在一點嗎?” 王在晉、黃立極、劉鴻訓三人,流露出復雜的神情,對天子所講的這些,他們多少能聯想到一些。 看著眼前的三人,崇禎皇帝心生感嘆,倘若大明沒有黨爭的話,就擁有的那些官員,其實不少都是治國良才,想治理好大明,根本就沒有問題。 但是屁股決定腦袋,大明的黨爭風氣由來已久,且牽扯到眾多的層面,想直接就給他斬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何他要在袁崇煥一案上,耗費這么長的時間,跟朝中的文官群體見招拆招,而不是快刀斬亂麻? 直接砍了袁崇煥的腦袋,罷黜、逮捕一批先前力挺袁崇煥的官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