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卿,你先坐下吧。”崇禎皇帝面露笑意,伸手對李之藻說道:“你所講的那些事情,其實朕之前就都想過。” 聽天子這般一說,徐光啟、李之藻提起精神,鄧玉函、湯若望等耶穌會傳教士,緊張的握起拳頭。 想在大明進行傳教, 僅在民間接觸一些官紳,進行自主的發(fā)展,終究是會受到種種的限制的,若能得到大明皇帝的支持,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李卿你的格局小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所講的話出來,叫李之藻他們,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我大明治下的佛教、道教,算是昌盛吧?” 崇禎皇帝神情淡然道:“說來鄧玉函、湯若望他們,所信奉的天主教耶穌會,傳進我大明的時間,也算不短了吧? 甚至在南方的幾處地方,還有在京城這邊,也都發(fā)展了一些信徒。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在大明治下,對信奉天主教,包括基督教,受眾面一直都不廣嗎?” 對西洋衍生出的教派,崇禎皇帝并不感興趣,然為了大明的科學領(lǐng)域發(fā)展,適當?shù)慕o予一些希望,崇禎皇帝覺得是有必要的。 畢竟大明需要外面?zhèn)鬟M來的思想,來逐步引導啟蒙運動,為后續(xù)的改革科舉制度, 創(chuàng)造相應的條件。 作為大明的天子,崇禎皇帝心里比誰都要清楚,僅靠固化的八股取士,給國朝進行選材,這有些太過于落后了。 想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改變擺爛的境遇,就必須設法掐住士紳、地主出身的讀書人群體命脈,唯有做到這一步,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在地方為官也好,在朝為官也罷,就靠著幾篇八股文,便能穩(wěn)坐官位,那未免有些太單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