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王朝,雖說在大明江南那邊,萌生了一些所謂的資本萌芽,只是在崇禎皇帝的眼里,依舊是很脆弱的存在。 面對各特權階層勢大、復雜多樣的政治格局、自然災害頻發、內部階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嚴重、反叛勢力覺醒的不利局面,作為大明的天子,想著手破局的根本, 便是要先掌握一定的資本。 崇禎皇帝締造國營經濟體的內核,除了增加內帑創收之外,還有便是想打造專業的,高效率的產業線。 唯有不斷提升生產力,在某一領域不斷前進,那才能形成壟斷地位, 繼而賺取更多的銀子, 倒逼著生產力持續提升。 “王伴伴,還有一件事情, 以司禮監的名義督辦起來。”崇禎皇帝神情正色,看向王承恩說道:“內廷的十二監四司八局,尤其像兵仗局這類,凡治下管理有匠戶的,要重新進行登記造冊。” “尤其是像雇匠這一特殊群體,要仔細甄別梳理,朕要在半個月內,知道一個確切的數字,以便內廠在皇莊這邊,能開辟更多的作坊。 另給北直隸各府的皇莊,以內廠的名義通傳,叫各地的管莊太監,開始著手聚攏匠戶,收容民間的孤兒和乞索兒。” “喏!” 既然在大明治下還沒什么像樣的壟斷勢力,崇禎皇帝就要依托內廷勢力,打造屬于自己的壟斷組織。 眼下內帑的銀子和糧食,算是比較充裕了, 搭建起培養工匠、財會等領域的人才體制, 也該著手辦理了。 按照崇禎皇帝的設想,若真想打造以內廠為首的國營經濟體,就離不開各領域人才,既然有了根底,那從此刻著手奠基,總是沒錯的。 “皇爺…奴婢有一事不明。”王承恩猶豫再三,最終開口道:“聚攏匠戶一事,奴婢是明白的。 但收容民間的孤兒和乞索兒,這件事情一旦要做的話,只怕所收容的人數,不會少于數萬眾,甚至會更多,這對內廷的壓力,是不小的。” 幾萬張嘴,每天所吃掉的糧食,那都是筆不小的數目。 面對王承恩的詢問,崇禎皇帝沒有任何不快,對這一忠心耿耿的忠仆,他還是愿意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 來點撥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