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官場的風氣,很早就被帶跑偏了,尤其是萬歷朝、泰昌朝、天啟朝持續的黨爭,加劇吏治腐敗,這是一個系統的群體性現狀。 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官紳勾結盛行的大環境下,靠頻繁更換幾個內閣大臣,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畢竟大明地方上的那幫官員, 多數都是一丘之貉,不利于他們的政策,縱使在朝堂上形成,出了京城以后,又有多少會不打折扣的執行? 按照崇禎皇帝的構想,通過此次興起的袁案,換掉一批醉心于權謀算計、務虛、打嘴炮的大臣后,且此案叫文官群體無話可說,那朝堂上基本的政治格局,短時間內就不會再輕易去動了。 怎么獲取更多的錢糧,怎么壯大新軍的規模,怎么打造基本盤,才是擺在崇禎皇帝眼前的事情。 “在你們聚在一起,熟悉掌握整改崇文門稅關,所需各項制度時,朝中的局勢出現了一些起伏。” 孫傳庭坐在官帽椅上,看著他挑選的崇文門稅關的大小官吏,神情正色道:“有關舉薦你們的奏疏,本官還沒有呈遞給陛下。 要是心里有反悔的,現在可以向本官講明,脫掉身上穿的官服,直接離開就是,本官也不會怪罪你們。 畢竟錦衣衛督辦袁崇煥一案,在朝野間引起不小的爭論與風波,對此事本官不想過多的評判。 昨日于午門外,聚集了不少大臣和國子監監生,甚至最后都驚動了韓元輔。 本官向來不做強人所難之事,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勢必會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若沒太強的決心,最好不要參與進來。 你們先前都是順天府衙這邊,能力不錯但卻沒有門路的人,機會就這么一次,能否把握住,就看各自的選擇了。” 言罷孫傳庭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沒有去理會堂內所聚眾人,這些都是孫傳庭挑選出來,要去頂替崇文門稅關及京城內外各門稅局的官吏。 想整改崇文門稅關,達到崇禎皇帝所定標準,就必須先將各項準備做扎實,不能一上來就橫沖直撞,不然出了亂子,影響到京城各坊,就會被巡城御史抓住把柄。 “府尹, 下官等不退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