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皇帝的聲音,在這皇極殿內回蕩著,但卻宛若一道驚雷,在朝班內的群臣耳畔炸裂開。 在知曉天子要召開大朝議,朝中一應大臣都揣摩到,天子必然是帶著其他深意的,不然絕不會這般大張旗鼓。 現在他來了。 韓爌、李標、周道登這些內閣大臣, 劉宗周、畢自嚴這些院、部、寺大臣,王洽、李邦華這些軍機大臣,臉上露出各異的神情,心中暗自說著什么。 即便是王洽、李邦華、周延儒、徐光啟、溫體仁幾人,按理說他們常伴在崇禎皇帝身邊,理應知道的更多一些,可此時崇禎皇帝所講之言, 還是叫他們心里一緊,此事他們先前根本就不知情啊。 “朕猜…在諸位卿家的心中,此時都在想朕準備宣讀何事吧?” 手握天子劍的崇禎皇帝,透過眼前晃動的旒冕,神情淡然,看著殿內所站群臣,朗聲說道:“朕也就不打啞謎了,其實也沒什么好講的,就是先前建虜進犯我大明,為戰勝以下犯上的建虜,而特設的軍機處。” 處在上下擺爛的大明,面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崩壞的財政體系,其實有一件事情,是擺在崇禎皇帝面前,必須要設法解決的。 那便是建虜、流寇作亂的軍事問題。 以內閣為首的大明政體,是以治理天下為主的,像處理軍事問題, 盡管有兵部不假,但權力沒大到能跟內閣抗衡的地步。 涉及國朝安定的軍事問題,盡管在大明的文官群體中,也不乏一些懂軍事的文官,但多數還是不懂的,覺得看了幾本兵書,就能指手畫腳,但這不是崇禎皇帝所想要的。 崇禎皇帝所想要的,是專門圍繞軍機要務而出謀劃策,并跟內閣爭取相應資源的軍事策劃、統屬權力機構。 按理說大明有五軍都督府了,盡管被大明文官群體架空了,崇禎皇帝若真想達成這一政治謀劃,直接啟用五軍都督府不就成了? 何必又創設軍機處呢? 不是崇禎皇帝不想啊,實則是現實不允許啊,大明文官群體把持著兵部,將先前掌握權勢的大明勛戚架空,這背后牽扯到多少利益? 這么多年積攢的問題,想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可能嗎?現實嗎? 崇禎皇帝沒有多余的精力,也沒多余的時間,在制衡朝堂的前提下, 去解開亂成一團麻的兵權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