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遇吉奉崇禎皇帝口諭,統率勇衛營,攜陳繼盛、孔有德等東江將校,趕去遷安方面的消息不脛而走,這在駐扎漢兒莊一帶明軍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陛下,就算要傳召袁崇煥, 也不必叫陳繼盛等人隨行啊。”孫承宗面露憂色,對崇禎皇帝拱手道:“此事已在漢兒莊營地傳開,倘若因為此事,導致軍心浮動,就……” “朕不過是傳召袁崇煥,奉旨前來漢兒莊見朕, 怎么就會導致軍心浮動?” 崇禎皇帝打斷孫承宗之言, 看著神情不安的王洽、李邦華,手指敲擊著書案, 語氣淡然道:“難道袁崇煥這位督師,比朕這個大明皇帝,威望還要高嗎?朕要你們軍機處前指,又是干什么呢?” “……” 孫承宗幾人,一聽崇禎皇帝所講,一個個是冷汗直流,心里變得緊張起來,天子所講之言,他們根本就沒法回答啊。 難不成說袁崇煥比當今天子還厲害不成? 從袁崇煥被任命為督師,全權負責平遼之事后,其便借著平遼的大旗,提拔了很多聽他話的將領和官員,排擠走了像滿桂、侯世祿這等有自己意愿的將領。 在崇禎皇帝的眼里,袁崇煥這哪里是替朝廷平遼啊,這分明就是借著平遼,在打造以他為核心的政治利益群體。 事實證明在過往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下,袁崇煥就是這樣做的, 他要把自己塑造成挽救大明的英雄。 至于孫承宗幾人擔心的,崇禎皇帝也能猜到,無非就是在這漢兒莊一帶,依舊有不少跟袁崇煥關系匪淺的將領。 諸如山海關總兵官趙率教,遼東總兵官祖大壽,何可綱…… “此次迎戰進犯的建虜,立下功勛的將校也好,官員也罷,都將得到朝廷的嘉獎,朕都在心里記著,也在看著。” 崇禎皇帝敲擊著書案,神情冷厲的說道:“哪怕是不在朕麾下出戰的,只要是做出勤王救駕的舉動,那就是立功了。 但同樣的道理,只要是做錯了事情,那也要受到相應的懲處,這是亙古不變的,歷朝歷代都是這般。 他袁崇煥先前那般受朕信任,為了這平遼之事, 要什么給什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他呢? 這次建虜進犯我大明,他必須要給朕一個說法! 遵化、三屯營兩地,被建虜屠殺的那些亡魂,還有跟建虜交戰之際,戰死沙場的那幫健兒,都需要袁崇煥來給個說法。 不要以為借著替朝廷平遼一事,吹噓自己如何如何,叫自身名望傳開了,私底下背著朕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就可以要挾朝廷,要挾朕了。 只要他袁崇煥還是大明臣子,朕傳口諭要召見他,那他袁崇煥就必須過來,當然若他不覺得自己是大明臣子,也可以不來嘛,朕不強迫。 把這些話原封不動的寫下來,以軍機處前指之名,下發到每名統兵將校的手中,叫他們好好看看。” 天子倒袁的意志,很堅定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