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盧象升朝見崇禎皇帝時,整個人的狀態很輕松,畢竟進犯大明的建虜,被打跑了,大明的危機終于解除了。 至于奉天子戡亂救國之詔,行勤王救駕之事,自己能得到怎樣的賞賜, 盧象升并沒太在意這些,畢竟他所先前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心里的大義。 可朝見完崇禎皇帝,知道自己成了封疆大吏,還肩負著天子的期許,這叫他的心境變得復雜起來。 透過天子所表達的那些意思,除領悟到自己赴任薊遼總督的重點是什么以外,盧象升還揣摩到崇禎皇帝, 要嚴懲先前炙手可熱的袁崇煥了。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世事難料啊。 “這大明的官職,真夠繁瑣的。” 就在盧象升離開后,站在地輿圖前的崇禎皇帝,皺眉囔囔道:“薊遼的總督和督師,一個是常設,一個是特設;還有順天的巡撫和府尹,這些都是只有兩字之差,可分管的攤子不同,但在一些職權上又重疊在一起。” 處在小農經濟下的大明,所搭建的那套統治體系,無疑是完善的,但又側重依賴官紳地主階層,算是封建王朝下,避免地方尾大不掉、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了。 若是沒有小冰河時期的話,即便以土木堡之變作為分水嶺,大明逐步形成‘文貴武賤’的政治格局,也還是沒有問題的。 拱衛京畿的這些屏障要調整變動,但也要兼顧朝堂的整體平穩, 防止大明朝廷陷入停擺的局面,沒處在崇禎皇帝的位置,是不會明白其中的微妙的。 哪怕崇禎皇帝貴為一國之君,也要在現有的游戲規則內行事,避免一些失控的事情發生。 “皇爺,孫祖壽過來了。” 王承恩走進帥帳,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嗯,叫他進來吧。”崇禎皇帝應了一聲,轉身朝書案處走去,準備接見要被自己重用的孫祖壽。 “末將孫祖壽,拜見陛下!” “起來吧。” 經過這些禮儀流程后,崇禎皇帝神情自若的看著孫祖壽,心里卻在思索著,自己調整神京布防格局的可行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