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鄭忠是吧?” 崇禎皇帝叉腰而立,看向保持作揖姿勢的鄭忠,說道:“起來吧,在朕面前,不必這般拘謹。 勇衛營鐵騎隊,周卿起的這個名字,很好! 在國朝危難之際,你們能繼續為國朝盡忠,過往的種種,就不必再記在心里了,你不必親去神京了,即刻返回石門鎮。 傳朕口諭,言,朕之勇衛,所獲石門鎮大捷,朕已知曉,朕心甚慰,勇衛營出戰精銳,皆記功;于戰場斬殺建虜者,一律按軍功來記,隨軍待戰的精銳,亦記半功。 還有你鄭忠,竟斬殺建虜貝勒薩哈璘,再記一功,待此番打敗建虜,國朝之危解決,爾等所立之功,朕定不吝封賞。 另告訴周卿,建虜蒙此大敗,定不會善罷甘休,叫其小心行事。 若朕所言坑道戰,不可強打,可率部暫避鋒芒,尋找合適戰機,再襲擾建虜,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切記,切記!!” “奴婢領旨!” 難掩激動的鄭忠,忙拱手應道。 將武閹調入勇衛營,此事崇禎皇帝也是考慮再三,然想到日后的局面,他還是下定決心,做出了這一決斷。 千余眾愿意為國朝分憂的武閹,哪怕打到最后,只剩下一兩成,只要自己厚待他們的子侄,并給他們一個奔頭,這將會是最忠誠于自己的內廷宦官! 有了這批經歷過戰場洗禮的宦官,不管是增補到東廠,還是用在其他地方,那必將增強自己的威儀。 “陛下,此等大捷,當以最快的速度,傳回神京。”王洽情緒激動,走到崇禎皇帝跟前,拱手作揖道。 “眼下神京局勢不定,人心浮動,石門鎮大捷一事,遍傳神京,定能振奮人心,大漲我朝聲勢!” 看著騎馬離去的鄭忠,回過神來的崇禎皇帝,點頭說道:“王卿所言極是,你即刻以軍機處前指之名,明發上諭,將此報捷奏疏,及所攜建虜首級,悉數送抵神京,并沿途大傳勇衛營之威!” “臣領旨!” 在沒有勇衛營所取戰績前,大明朝野間,對進犯的建虜,并無半點信心,哪怕崇禎皇帝做出種種,依舊有不少人很是擔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