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清穿之德妃日常》
第(1/3)頁
年節底下,紫禁城又迎回了闊別四月的主人,氣氛格外熱鬧了幾分。
繡瑜雖然不在家,但永和宮還是打掃得整齊明亮,門上換了春聯,寢殿換了溫僖貴妃安排的“曹后重農”宮訓圖,正堂里供著妃位年節下該得的金玉如意,如意背后的墻上掛著內務府新制的“九九消寒圖”。圖上用虛線勾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每個字九劃,每天用紅筆填上一劃,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便是春回大地的日子。
以往這都是胤祚的活計,誰都搶不得。今年又多了個九兒,繡瑜意思意思填了一劃,就擱了筆讓他們兄妹兩個爭去。
回宮第二天就是臘八,永和宮的廚娘依例拿紅粳米煮了七八樣粥,有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胤禛喜歡吃栗子的,胤祚和九兒都喜歡甜甜的果仁兒粥,除了這幾樣,旁的不過略嘗一口。
他們真正興奮的是這日學里放了半日假,繡瑜讓他們給宮里的娘娘們送粥去,從壽康宮開始,再來是貴妃的永壽宮,一路到榮妃的長春宮為止。
這也是宮里唯一一天皇子們可以隨便吃外食的時候,畢竟貴妃四妃都有孩子,也是要給旁人送粥去的,誰敢亂來?利益相關,比什么防范手段都有效。
過了臘八就是年,永和宮也開始準備給各家的禮。如今繡瑜手上不缺銀子,就是白嬤嬤帶著宮女夏香在管這事兒。繡瑜只特意問了給佟家的禮。
白嬤嬤拿了如意館太監書寫的泥金大紅箋上來,娓娓道來:“漢錦十匹,蜀錦十匹。玉杯、犀杯各五對。十壇內造貢酒,茶葉六盒。紫貂五,烏拉貂皮十。另有獅蠻玉帶一圍,金鑲奇南香帶一圍單給姑爺;大紅倭緞朝服一套單給承恩公福晉,官綠莽緞朝服一件給公爺。”
這份禮比承乾宮的薄些,但又比宮外尋常親貴人家給出嫁妹子的禮厚上許多,恰好和了繡瑜的意。
繡瑜遂吩咐道:“你親自送去。告訴姑奶奶,她婆婆就是個紙老虎。我滿人正房福晉最要緊的是管家理事,所謂‘地下一把鏟子,炕上一把剪子’。佟夫人是個拎不清的,她若真不喜歡,就該把媳婦關在屋里什么也不教,日后自然有吃虧的時候。你告訴繡珍,不要怕吃苦,立規矩算什么,承恩公府上下十幾房主子,幾百奴才。她能跟著佟夫人學上一星半點兒,日后自立門戶就夠用了。”
白嬤嬤領命而去。
終于到了臘月二十,空氣里已經是滿滿的年味。無逸齋雖然還未停課,但是教書的先生們和聽課的阿哥們已經達成了微妙的默契,康熙也睜只眼閉只眼地放小兒子們輕松一會兒。唯有胤禛的老師張謙宜是個不通人情的榆木疙瘩,胤禛仍是每天晚上喝著參湯寫到半夜。
起先胤祚很有義氣地幫四哥代筆寫了好些不要緊的文章。
可后來大阿哥領了今年武英殿冰嬉的差事,這群小阿哥們頓時得了寶貝似的——他們不敢煩皇阿瑪,還不敢煩大哥嗎?胤祺來約了胤祚多次,后來老七老八也去了,連更小的老九老十都被溫僖貴妃娘家的侍衛們馱著滑了好幾回。
胤祚終于苦著臉求到了額娘面前。
繡瑜叫了胤禛來,問明情況,笑著戳了戳兒子皺起的包子臉:“這也值得你焦頭爛額好幾日?你們幫額娘帶妹妹去玩。額娘幫你寫功課?!?
胤禛大惑不解,卻被胤祚苦苦哀求的目光盯得背后發毛,只得點頭應了。
繡瑜不禁搖頭,這個張謙宜雖然認真負責,卻是迂腐過頭了。所有皇子約好一起偷懶,偏胤禛一個人在學習,讓旁的人——尤其是太子怎么想?
第二天張謙宜收到四阿哥的功課,一整張澄陽紙上只用秀麗的小楷寫著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德妃這是怪他不懂人情世故了!
張謙宜本來不服一個女人對皇子的教育問題指手畫腳,可是上次他責罰四阿哥惹怒康熙,虧得德妃求情才免于懲罰。張謙宜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心里還是感其恩德。他瞥了一眼底下裝作正襟危坐,實則不時抬頭打量他表情的四阿哥:“罷了,今日先到這里吧?!?
胤禛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告辭出來。胤祺胤祚兩個早帶著小太監蹲在墻根兒底下等他了,胤祚眉飛色舞:“我說什么來著?額娘總會有辦法的!”
景仁宮大修之后,變成了內宮的藏書之地。傍晚,康熙閑來無事,正坐著轎子往那邊去,結果剛走到御花園的石子路上,隔著老遠都能聽到千秋亭那邊歡聲笑語,一個稚嫩的童音在大喊著:“快!快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米泉市|
叶城县|
永康市|
徐水县|
宣汉县|
保山市|
垫江县|
溆浦县|
广昌县|
英山县|
临朐县|
桃园县|
凭祥市|
乌兰察布市|
孝义市|
常德市|
天长市|
伊川县|
怀远县|
富顺县|
巴彦淖尔市|
南投市|
安福县|
太湖县|
景东|
抚远县|
白银市|
方正县|
衡阳市|
景洪市|
巩留县|
朔州市|
贺兰县|
白沙|
吉林省|
江西省|
清远市|
吉木萨尔县|
翁牛特旗|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