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地時間夜里十二點整,期貨合約交割。 為了等待原油期貨最終價格,馬修和杰克趙公司的人幾乎都沒有回去休息,全都侯在那邊。 這不是他們公司賺錢不賺錢的問題,而是只要季晟和保羅的兩單成功交割,明天整個華爾街都將響著他們公司的名號! 自然,馬修和杰克趙等人對這件事無比重視。 反倒是季晟早早回酒店休息了, 最近他為了申請注冊公司花費了很多腦細胞和精力在內,雖然杰克趙幫他找了商業律師協助申辦公司,但很多事情都需要季晟親力親為。 比如漂亮國注冊公司需要準備的文件主要有公司成立大綱、公司章程細則,然后遞交給當地州政府。 其中公司名稱要準備三個,一個是最為滿意的,兩個備選的名字。 嗯,其實他也就忙這些,其他都是律師在忙活。 只不過想這些東西太費精力和腦細胞了啊, 季晟雖然在這個時空不會勞累,可本能地還是覺得有種精疲力盡感覺。 第二天,大清早上。 季晟在酒店里悠悠醒來,好好梳洗了一下,然后又去酒店樓下買了杯咖啡,嘟囔道:“昨兒個期貨價格暴跌都打電話給我,怎么合約交割了反而沒聲音了?” 他感覺有些奇怪。 季晟決定去馬修的公司看看。 忽然,當他路過一個報刊亭的時候,一張報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這是一張《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沒什么,有什么的是頭版有他照片! 季晟仔細看了一眼,這張報紙上的自己剛從馬修公司出來,角度上拍攝的是他正側面,正好能展露出全貌,又略帶側方向的面目突出,使得他看上去很俊朗。 咦? 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居然是自己的照片? 季晟覺得一陣驚奇,別看當前年代《華爾街日報》發行量超過兩百萬份,好像發行數目巨大, 實際上這份報紙的主要讀者都是企業界和金融界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個人擁有有價證券總額在六十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者,訂戶平均家庭收入超過十萬美元。 可以這么說, 能夠登上《華爾街日報》的人士,都是漂亮國金融圈頂尖大佬,比如巴菲特之類。 “來份《華爾街日報》”季晟走過去說道。 報刊亭老板是個四十多歲非常肥胖的白人大媽,“九十九美分。” 漂亮國貨幣一美元紙幣是最小面額,一美元以下用硬幣,分別為二十五、十、五和一美分。 季晟遞了一美元過去,隨手拿起《華爾街日報》看了起來。 只見標題上寫著《東方銀獅撕破原油夜幕,唯一黎明》。 內容:據艾瑞克森公司宣稱,此次原油價格暴跌,期貨市場一片哀嚎,而他們公司的客戶季成為此次原油期貨暴跌行情下少有的盈利者,據該公司人員透露,此前這頭東方銀獅二十倍杠桿做空原油期貨,截止二十七日下午五點,盈利已經超八百萬…… 文章倒是樸實無華。 但關鍵是季晟上了頭版頭條啊,在對于一名金融界沉浮的人士可以說是至高榮譽。 很可惜季晟并不是金融界人士,他對登上《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也沒有什么太過值得興奮的地方,興許這和國人悶聲發大財的理念有一系列關系。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