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太太被老太太訓斥了一頓,咬著牙出了壽安堂,這院門一出她身子就是一挺,扶了扶頭上墜著紅色寶石的金釵,便又是一副當家太太的氣派模樣。 在廊下被小丫鬟們侍候著吃茶,打扇的鄭家的連忙放下細瓷杯子,趕上來彎腰伺候,“給太太請安?!? 二太太居高臨下地看了她一眼,略點了點頭,道:“五丫頭出門那一日,我給你的那匣子可放好了?” 鄭家的忙回道:“放好了,悄悄放的,保準誰都不知道,放好了之后我還特地吩咐了我那內(nèi)侄去抬的箱子,一路上都沒經(jīng)過旁人的手,安全送到陳家了,保準五姑奶奶第二天一收拾衣裳就能看到?!? “嗯?!倍pB(yǎng)得很好的白皙手指輕撫過衣裳上的金絲繡紋,滿意地頷首,道:“你等下再去一趟大房,跟大嫂和五丫頭說一說這事,就說是家里給的添妝,讓她好好收著。” “若是再問,就跟她們提一提老太爺和姑爺中舉的事,說一說老太太的嫁妝單子。大嫂那人自視甚高,老太太的嫁妝又是家里不能提的事,這一說她就明白了,也不會再找老太太問?!? 說著她得意地笑了,“哎呀,也怪我,前陣子忙起來忘了這事,請她多擔待。” 鄭家的嘻嘻笑:“太太英明神武怎么會錯呢,這事都怪老奴,逢著姑娘的喜事多喝了兩口馬尿竟忘了告訴姑娘這般重要的事,該打該打,萬幸沒耽誤事,請大太太和五姑奶奶恕罪?!? 二太太也笑著,心想大房就那么兩個小莊子,大嫂頭上那一根金釵都戴了十幾年了也不見換,母女兩個除了公中也不見置辦其他細軟,可見日子定是過得結(jié)結(jié)巴巴的,五丫頭看了那一匣子銀票豈能不動心? 自己再一說是給她的添妝,那死妮子定會美滋滋地把銀票收起來,將來哪怕要給陳文博使也是打著她的賢惠名,事發(fā)之后就是一個侵占原配嫁妝的把柄,看她怎么給兩家交代! 至于匣子里頭有多少銀子,過幾年、十幾年后這事誰又說得清楚呢? 二太太只覺得揚眉吐氣,又吩咐鄭家的:“青莊那事兒,你讓大管家從賬上支三百兩銀子送去,務(wù)必請師爺多多擔待。就說,”頓了頓,道:“就說咱們姑爺從京城回來再請他喝茶?!? 鄭家的這回聽著就認真多了,連連點頭:“太太您放心,定不會忘的?!? 二太太點著頭,順口又說:“讓他們以后做事都機靈著些,再有下回可不能輕饒了!” 鄭家的懷揣著莊頭媳婦給的銀兩,笑著勸了兩句,“前些日子真是稻子缺水的時候,也是為了府里,不過踢了幾腳,誰知抬回去竟死了呢……” “沒準是假的呢,哪有躺床上大半月才死的……” 聲音逐漸遠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