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貧僧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貴處,有關文理當照驗,權借高衙一歇!” 驛丞即命看茶,茶畢即辦支應,命當直的安排管待。 猴子稱了聲謝,又問: “今日可得入朝見駕,照驗關文?” 驛丞道: “今晚不能,須待明日早朝。今晚且于敝衙門寬住一宵。” 少頃,安排停當,猴子又道: “貧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請教,煩為指示,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貴處養孩兒,不知怎生看待?” 驛丞道: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養育孩童,父精母血,懷胎十月,待時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漸成體相,豈有不知之理!” 猴子又問道: “據尊言與敝邦無異。但貧僧進城時,見街坊人家,各設一鵝籠,都藏小兒在內。此事不明,故敢動問。” 驛丞附耳低言道: “長老莫管他,莫問他,也莫理他、說他。請安置,明早走路。” 猴子一把扯住驛丞,定要問個明白。 驛丞搖頭搖手只叫: “謹言,謹言!” 猴子一發不放,執死定要問個詳細。 驛丞無奈,只得屏去一應在官人等,獨在燈光之下悄悄而言: “鵝籠之事,乃是當今國主無道之事,你問他怎的?” 猴子蹙眉道: “何為無道?必見教明白,我方得放心。” 驛丞道: “此國原是比丘國,近有民謠,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道人,攜貌美女子進貢與當今,陛下愛其色美,寵幸在宮,號為美后,道人誥封國丈。因與美后不分晝夜,貪歡不已,弄得精神瘦倦,身體尪羸,飲食少進,命在須臾!” 聽到此處,猴子已勃然大怒,厲聲道: “昏君,奸臣,妖婦!” 嚇得那驛丞捂住他嘴,久久不敢言語,又出門探看,見無人聽說,這才寬了心,回到房中,低聲叱道: “你這和尚,要害死我也?” 猴子合十一禮,道: “贖罪,贖罪,貧僧一時激憤難捱……且講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