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閻羅王,這是何故?” 閻羅王躬身奏道: “大帝,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無收無管,又不得超生……” 白岳奇道: “為何不得超生?” 閻羅王道: “既是枉死,便未至死期,或為人所害,或歿于戰火、天災,意外暴斃,森羅殿并未遣鬼差去勾,魂魄無處可去,為幽冥煞氣吸引,便來到此處,故稱枉死城。” 聽到這里,白岳故意揶揄道: “吾聽說須得陽間大作法事,燒陰曹錢鈔到此,這些枉死鬼,才得入輪回,盡早脫孽,此話當真?” 閻羅王道: “大帝所言非虛,不過,那都是十年前的舊事了。自我等執掌幽冥以來,早已斷了如此陋習。枉死鬼并非在此受罪,只是大限未到,須等死期一至,生死簿銷名,我等才可將其勾來,入森羅殿判斷平生,而后入輪回,或者下地獄!” “原來,這是個中轉站?” 白岳聽了,總覺得哪里不太對,沉吟道: “這也不太公平,若是惡人,魂魄在此等候也無可厚非,但若是好人,在陽間已受無妄之災,又在此處苦苦等待,豈不讓好人寒心?這樣,在枉死城增一座預判廷,讓判官預先甄別善惡。若是惡鬼,也不住這枉死城了,直接投入忘川河受苦,若是好鬼,爾等須得在城中好生供養,待其死期一至,便入森羅殿判斷,如何?” 此言一出,登時天空慶云滾滾,仙音四起,又是無邊功德降下,只是白岳早已無法吸收,跟上次一樣,那功德金葉便滲入肌膚,卻無法歸于經絡,只將他鍍得如同金人。 閻羅王目瞪口呆,半晌才說: “大帝此舉,既然已得天道認可,臣等立即著手興辦!” 言畢,九王告退,便去商討興辦“預判廷”事宜。 閻羅王則引著李二,白岳一路穿過枉死城,奔上平陽大路,飄飄蕩蕩,來到“六道輪回”之所。 又見那騰云的身披霞帔,受箓的腰掛金魚,僧尼道俗,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奔走于那輪回之下,各進其道。 李二問道: “此意何如?” 閻羅王: “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這喚做‘六道輪回’,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王侯;行孝的,再生享福;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貴;惡毒的,沉淪鬼道。” 李二聽說,點頭嘆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