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重! 這是林書航剛開始學刀時便已在熟悉的一種勢,自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控,而此時當這個‘重’字與‘慢’字凝聚在一起時,整個世界仿佛在一瞬間就靜止了下來。 慢與重是絕配,乃至是一種天道自然的法則,就像大象的動作永遠都很慢,而你卻絕不可能看到慢的蜂鳥一樣。 而在大自然中,極致的速度固然是一種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而緩慢的厚重,如大象這類,照樣也可以成就無敵! 但見林書航這一震之間,不再是此前的氣墻,可周圍空間卻頓生一種凝脂感。 童貫的針擊剛到,接觸的瞬間,與此前刺破氣墻時的阻擋感不同,四周只是稍有凝滯,但卻輕易透入,可這種輕易卻只是一個開始。 此時林書航的身周就像是布滿了大片泥潭一樣,越往他靠近,那種被泥潭阻擋的遲滯感也就越重,讓速度快如童貫,此時竟也有種深陷泥潭、難以施展的感覺。 這一瞬間,林書航也感受了……那種以武破道的快感。 這是一個半成品的‘域’。 到了天仙層次,自身的威壓便能轉化為‘域’,而所謂的‘域’便是領域,古人描述大能者時常說的‘言出法隨’,便是域的一個特征,在你的領域內,你就是無所不能的神! 而此時此刻的太極氣場,便有了幾分域的感覺。 當然,域也是有等級的,只擁有一種法則的域,可稱之為靈域。 林書航的這個域便是靈域,擁有的法則為‘凝’,通過重與慢的勢而結合,以太極的陰陽之道為核心…… 在‘凝域’成型,并與童貫接觸的瞬間,林書航分明能感覺到童貫身上也存在著同樣的域,而他的域,其法則應該便是‘速’了。 對方正是憑借這手‘速域’以武破道,才得以破碎虛空,成就真仙神位。 以武破道是為真仙,境界堪比天仙,實力往往要過之,潛力更甚,再有突破那便必為人族又添一位圣人,如遠古的后羿,因此真仙在仙界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能相當于一位大羅金仙。 坦白說,倘若童貫不是生在這個時代,而是在零維還未封閉之前,以他的才華與天賦,以武破道,必可位列仙班,只可惜他生錯了時代。 零維與仙界如今已經徹底封閉,便是真正的大能,想要來現實一趟也很難很難,等閑更不會有這樣的念頭,至于大能圣人以下,什么金仙真仙天仙,根本就沒有打破空間的能力。 如今不過才1114年,童貫最多壽元500載,即便活到最大年齡,距離靈氣復蘇的現代也還差著四百多年呢,因此休說他如今惡貫滿盈,便是真個慈眉善目,這輩子也沒成仙的可能了…… 雜亂的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逝,兩個領域的觸碰,帶來的是彼此的抗拒與消耗。 兩人的靈元都在飛速的削減,對抗的程度勢均力敵,可林書航則明顯要更占便宜,只因彼此領域在抗拒的過程中,只會讓雙方的速度、靈元運轉等等都受到影響、變得遲緩。 可林書航追求的就是慢,些許的遲緩帶來的僅僅只是稍有不適而已,但對童貫來說,這份兒遲緩可就真的是有點要命了。 這領域交鋒的細微處,旁人根本就難以察覺其真正的精妙所在,只是看到兩人再次觸碰時,身周竟多出了一些宛若閃電般的電流,打得噼啪作響、龍游電舞。 而童貫的速度則是明顯下降,接連幾針都刺了個空,被林書航用那看起來慢條斯理的動作輕易就躲了過去。 可林書航也同樣無法抓住他,所謂的以慢制快、以不變應萬變在這里顯然并不通用,只能說是防守有余而進攻不足。 只幾個來回,兩人都已發現了這一點,但隨之而來的卻還有第二個問題。 童貫的修為雖是天下無雙,可畢竟此前‘養生’,缺乏實戰經驗,更別說和高手對決的經驗了,與林書航這種身經百戰,從尸山血海中爬出來的高手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兩人對這種彼此領域的較量,顯然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而林書航顯然比童貫適應得更好、更快。 林書航能清晰的感覺到兩個領域在相互觸碰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細微變化,有給自己領域帶來的變化、也有對方領域因此而產生的變化,這些變化或許是稍縱即逝的一絲法則,它們的存在會干擾你的領域,一個控制不好,你的領域或許就會直接崩潰,可若是控制好了,甚至還可以將這些多出來的東西加以利用,讓自己的領域變得更加完美。 可當林書航都可以將這些細微變化加以引導、利用時,童貫則還處于拼命感知領域變化的過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