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了以上那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理應由天子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于天子,再由天子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 劉協無奈道:“那太尉與御史大夫一職呢?” 楊帆回道:“太尉專掌武事;至于御史大夫嘛,自然是行監督之權。” 楊彪見楊帆還保留了太尉一職后,暗自松了口氣,問道:“那下面的九卿呢?” 楊帆回道:“三公之下,新設內閣,處理政事;新設樞密院,處理武事;新設御史臺,監管督查。今后,內閣、樞密院、御史臺,合稱三府,丞相掌三府,尚書令掌內閣;太尉掌樞密院;御史大夫掌御史臺。” 不等百官回神,楊帆又接著說道:“三府之下,廢除九卿以及相對應的官職,新設兵、吏、禮、工、戶、刑六部;” “其中兵部掌管全國的武官升遷及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設兵部尚書為兵部的最高官職,下設陸軍部、海軍部、治安部、后勤部,設侍郎為陸軍部、海軍部、后勤部的最高官職。顧名思義,陸軍部負責陸地軍隊諸事,海軍部負責水上、湖泊、海上軍隊諸事,治安部負責地方治安諸事,后勤部負責軍備、物資、軍械創新等諸事;”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設吏部尚書為吏部的最高官職,下設選吏司、科考司、稽查司和考功司,設侍郎為各司的最高官職;” “禮部掌管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等,設禮部尚書為禮部的最高官職,下設教育司、主客司、祭祀司和禮節司,設侍郎為各司的最高官職;” “工部掌管全國的建造、水利、農業、畜牧等諸事,設工部尚書為工部的最高官職,下設公路司、水利司、房建司、農業司、畜牧司,設侍郎為各司的最高官職;” “刑部掌管全國刑罰政令以及審核刑名等諸事,設刑部尚書為刑部的最高官職,下設都察院、刑罰院以及大理寺,設侍郎為各院以及大理寺的最高官職;” 說到此處,楊帆也難得惡搞了一下,照搬了唐朝的大理寺。 “戶部掌管全國的戶籍、財政、稅收諸事,設戶部尚書為戶部的最高官職,下設戶籍司、財務司、統計司、稅務司、土地司、林業司、水務司,設侍郎為各司的最高官職。” “六部中,戶部、吏部、禮部、工部歸內閣管,兵部歸樞密院管,刑部歸御史臺管。” 楊帆這一番長篇大論下來,可把朝中百官聽得目瞪口呆,雖然楊帆只是解釋了兵部下面機構的職責,但這些聰明人不難猜出其他各部下面機構的職責。 楊帆此舉,是為分權,也是集權。 隨后,楊帆又詳細的介紹各部下屬機構的職責,甚至明確到了哪怕是一頭牛,該誰來管的地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