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安九年二月。 張松與法正聯名向劉璋建議,稱馬超兵鋒正盛,益州諸將不敵,應去引入外軍,助其平叛。 別駕趙韙連忙出列附和,其余一干與趙韙交好的老臣,紛紛出聲附和,力挺老友。 一時間,眾人想法一致,但目的卻是大相庭徑,趙韙是真的怕益州軍打不過馬超才想引入外軍,而張松、法正卻是想引狼入室,鳩占鵲巢。 如今時值亂世,每位才高八斗的能人,都想一展所長,在這亂世中留下濃厚的一筆,畢竟,誰都不想懷才不遇而碌碌無為,荒廢終生。 劉璋的表現實在不是明君所為,說是昏君雖有些過分,但也沒差多少,張任的遭遇,讓張松、法正二人徹底失望,故而也生出了另投他主的想法,然,如今各路諸侯麾下文武體系健全,若是就這般前去投靠,很難受到重用,最后,張松與法正才想到了拿益州作為籌碼,以作晉身之資。 但是,益州就擺在這里,拿不走,抬不動,只能讓人來取,而緊挨著益州諸侯,就只有張魯、楊帆、劉備三人,張魯現在還與劉璋交戰,顯然不可能,那剩下的就只能在楊帆與劉備之間選擇,楊帆勢大,乃最佳人選,不過,張松與法正自視甚高,若是到了楊帆麾下,很難有出頭之日,而劉備就不同,劉備麾下兵少將寡,謀士也只有諸葛亮、孫乾、糜芳、簡雍四人,法正則更傾向于劉備。 劉璋見麾下文武皆是贊同引外軍入境,當下問道:“那依諸位之間,該向誰求援?” 張松建議道:“楊驃騎雄踞北方,麾下精兵強將無數,若是請楊家軍入益州為主公平亂,自然是十拿九穩!” 法正建議道:“南陽太守劉備,與主公同出一脈,麾下也有張飛、魏延這樣的猛將輔佐,加之那諸葛亮,更是智計百出,曾一度火燒新野,揚名天下,在下建議,請劉備入蜀助主公平亂!” 一旦問題達不到統一,劉璋便會犯了那猶豫不決的毛病,只見他抉擇半天,也沒有下定決心,隨之又朝趙韙問道:“趙別駕,你以為本侯該請誰入蜀平亂?” 趙韙笑道:“我們既能北上請楊驃騎發兵,又能請東邊的南陽太守劉備發兵,那主公你何不來個雙管齊下,朝他們二位各派出使者,若是楊家軍率先出兵,那我們就拒絕劉備,若是劉備率先發兵,那我們拒絕楊帆!如此一來,主公你也不用再為這個問題煩惱?!? 劉璋聞言笑道:“趙別駕所言有理,既然請楊帆、劉備出兵是子喬與孝直提出來的,那便由你二人代表我益州,分別出使晉陽與襄陽,告訴楊帆與劉備,他們誰愿出兵入蜀助我平亂,此番大軍出征張魯的一切用度,借由我益州承擔,待事成之后,本侯還會奉上三千金,良馬五百匹作為報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