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嘉神秘一笑,道:“兵分五路,其實也不難,不過,在此之前,我還得知曉一些這清河國境內,各個世家的情況!” 呂布聞言一愣,埋怨道:“你小子怎么不早說,你要是早說的話,我好讓人去通知貝丘城中的諦聽營,這下好了,一來二去,又得花費一兩天,白白浪費我的時間!” “哈哈!”看著吃癟的呂布,郭嘉開心的笑道:“奉先,你這是何故?放心啦,在此之前,我早讓人去知會了貝丘城中的諦聽營,想來,今天晚上,他們就會來到我軍軍營!” 仿佛是為了驗證郭嘉的話一般,這時,士卒來報,言,諦聽營在這清河國境內的統領,此刻正在營外求見。 呂布聞言后,連忙讓人把對方帶進來。 待見到來人,還是呂布的老部下,李肅。 幾人先是噓寒問暖了一番,隨后,便是進入正題,得知郭嘉的意思后,李肅直接說道:“呂將軍,郭軍師,這清河國境內,共有三個世家,分別是東武城的崔家,甘陵的張家,鄃縣的季家。” 郭嘉皺著眉頭,問道:“七縣三世家?那他們的地盤,如何劃分?” 李肅回道:“甘陵的張家,是這里的老牌世家,不過,自從那張家出了個人才,喚作張岐,當了樂浪太守之后,張家也就一分為二,一部分族人,遷徙到了張岐的治下,現如今的張家,只占據著甘陵、貝丘二縣;鄃縣的季家,也是地地道道的冀州人,那鄃縣縣令,喚作季雍,乃是季家的家主,如今控制著靈縣、鄃縣二地;至于那東武城的崔家,才是這清河國境內,最大的世家,其家主崔琰,表字季珪,曾是袁紹的冀州別駕,自從袁紹病逝后,崔琰就向袁熙請辭,告老還鄉,不過,如今的崔琰,正值壯年,他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袁氏,或許是有別樣的想法,崔琰還有個從弟,喚作崔林,表字德儒,也是個大才,他們崔家,不止是在清河國,就連冀州各地,也能說得上話?!? 郭嘉眉頭緊皺,問道:“那廣川、繹幕、東武城,就是崔家的地盤咯?” 李肅回道:“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崔家族人甚多,在各縣都有分支,不過,這幾個月來,崔家兄弟,只在東武城的家中,談經論道,從不沾惹他事。” 郭嘉又問道:“那這幾家,關系如何?” 李肅回道:“他們都是清河國的老牌世家,在此扎根數十年,早已是盤根錯節?!? 呂布皺眉道:“看來,這清河國,不好打啊!” 李肅建議道:“那鄃縣的季雍,反復無常,貪財好色,當初袁紹與公孫瓚大戰的時候,季雍就曾反叛袁紹,投降過公孫瓚,可后來公孫瓚戰敗,季雍又花費了許多錢物,疏通了許攸,得許攸出面相助,這才逃過一劫,后又被袁紹給任命為鄃縣縣令,若是呂將軍欲攻清河國,或許可以從鄃縣下手!” 郭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繼續問道:“那其他兩家的家主,性格如何?” 李肅回道:“自從那張岐去當了樂浪太守后,張家的族人,也漸漸向著樂浪郡遷徙,如今在這清河國境內,不過是那張岐的兒子,張儀在打理著田地以及一些生意罷了,張儀此人,在下也接觸過幾次,其性格莽撞,重情重義,因張岐之故,去年拜在了崔林門下,故而,張家與崔家,關系莫逆;至于東武城的崔家,崔琰、崔林二人,皆是冀州大才,依在下估計,其智,不輸田豐、沮授,其影響力,更是在這清河國地界,首屈一指,說是一呼百應,也不為過!” 郭嘉摸著晗下短須,思考了半晌,這才輕聲說道:“看來,要想攻下這清河國,崔家兄弟就是其中的關鍵!先前的分兵之計,可以稍作調整?!? 呂布問道:“要怎么做,奉孝你說,我去做便是。” 郭嘉分析道:“既然李肅說那季雍貪財好色,反復無常,由此看來,這季雍,不過是個察言觀色,心性不堅之輩,奉先你只需派出一支軍旅,兵圍鄃縣,我敢料定,季雍在自知不敵的情況下,會直接開城投降我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