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曄點頭道:“若是所料不差,這也是張勛唯一能活命的機會,那便是與陳國的橋蕤,合攻駐守陳留的曹仁,只要曹仁一破,那我軍先前所建立起來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搞不好,還會形成連鎖反應,一敗涂地也說不定?!? 說到此處,曹操便是冷汗直冒,急聲問道:“既然猜出了張勛的目的,那我軍該如何是好?” 劉曄分析道:“張勛此番北上的五萬人馬皆是輕裝步卒與騎軍,可見,他不會與我軍有過多糾纏,只想加快行軍速度,以便達到他的目的,在下建議,讓夏侯淵將軍率領輕騎一萬即刻出城,奔襲張勛,務必在合鄉一帶,攔住張勛,然后,由夏侯惇將軍率領五萬步卒尾隨而去,同時讓駐守開陽的臧霸,全軍朝合鄉趕去,共計十一萬兵馬,逼張勛決戰!” 程昱擔憂道:“那武原縣中,可是還有五萬袁軍??!” 劉曄笑道:“可在這郯城之內,我軍不是還有五萬嗎?足以應付!” 曹操卻是琢磨了一番,笑道:“秒才可是我軍的急先鋒,有他出馬,定能在合鄉截住張勛,不過,一萬騎軍太少,還得讓元讓加快行軍步伐!” 事不宜遲,曹操當下便讓人喚來了夏侯兄弟,并一一囑咐,而劉曄則在一旁查缺補漏,得到命令的夏侯兄弟隨即應諾而去。 不多時,便見郯城城門大開,一彪騎軍在夏侯淵的帶領下,朝合鄉疾馳而去,而夏侯惇的五萬人馬也緊跟其后,小跑前行。 殊不知,曹操這自作聰明之舉,卻是繼劉備之后,掉到了張勛的算計當中。 陰平、武原、郯城三縣相連起來,便是個三角形,而三縣各在三角,各自之間的路程也是大致相同,約一二百里。 步卒趕路,一日可至,騎軍奔襲,半日即達。 夏侯淵在聽到張勛有可能率軍突入兗州,奇襲兗州腹地的消息后,便是一路急趕,待來到陰平附近時,卻見陰平城早已是破敗不堪,城門歪歪斜斜的,城墻之上,布滿了戰火的痕跡。 一見此景,夏侯淵便是在心中暗罵了張勛一句,隨后也不進城查探虛實,繼續率軍朝北而去。 待夏侯淵率軍離開后,陰平的城頭之上,張勛卻是突然冒了出來,看著遠處的滾滾塵煙,冷笑道:“還真是看得起我,一萬騎軍追擊,就是不知道,這尾隨而來的步卒,有多少人了!” 副將見狀笑道:“將軍神機妙算,曹操焉能看出這是我軍的聲東擊西之計?待那伙騎軍趕到昌慮縣,發現中計了后,黃花菜都涼了!” 夏侯淵的騎軍剛走,便有數騎袁軍的探子快馬入了陰平,朝張勛稟報,道:“將軍,曹操已經中計,讓夏侯淵率領一萬騎兵追擊將軍,夏侯惇的五萬步卒緊隨其后,預計明日一早,便能趕至陰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