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閻象怒罵道:“楊弘,你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你們真的想要主公落入那萬劫不復之地,才甘心嗎?” 楊弘不解道:“閻象,你少在這里血口噴人,我怎么就讓主公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我主乃淮南之主,治下百姓、人才、軍隊,哪一樣不比其他諸侯要多?如今,那張昭更是送上傳國玉璽,由此可見,主公就是那個天命之人。” 閻象聞之大怒,喝道:“即便主公是天命之人,但稱帝也不急于一時,你這般興沖沖地勸說主公稱帝,不是包藏禍心,又是什么?” 袁術聽得眼皮直跳,他本有心稱帝,奈何閻象就是百般不愿意,此時又見自己的兩位肱骨之臣正在對罵,各持己見,這讓袁術更是煩悶不已。 “啪!” 只見袁術重重地拍了下身前的案幾,罵道:“閻象,我麾下兵馬眾多,即便是曹操與劉備聯合,我也不怕,你為何這般三番五次地阻擾?你倒是說出來個理由給我聽聽啊?” 閻象心膽震顫,他也知袁術正處在爆發的邊緣,然,作為臣下,閻象還是苦心勸道:“主公啊,如今漢室余威尚在,天子就在楊帆手中,若是主公你此時稱帝,那這天下豈不是要有兩個皇帝,天下人又該聽誰的?” 楊弘冷笑道:“劉協不過是楊帆手中的玩物,如今漢室,威嚴掃地,主公正好可以取而代之,這又有何不妥?即便是主公不稱帝,難不成,你閻象還想讓主公聽從劉協的旨意不成?” 紀靈接腔道:“正是,那劉協不過是個小娃娃,懂得什么大事?你們看那些詔書,哪個不是代表著楊帆的意思,由此可見,漢家江山已經完了,即便是劉表、劉焉那些漢室宗親,也不見得誰出聲說過一句。” 橋蕤嘿嘿笑道:“我主順應天時,理當繼承大位,榮登九五,正好可以代替劉氏掃清寰宇,這樣出兵也能名正言順不是?” 閻象面露擔憂之色,實在是楊弘等人的言語太過犀利,讓他自己感覺先前的勸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然,身為臣下謀士,閻象還是要極力勸阻袁術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當下嘆息道:“主公,楊弘等人不諳世事,未曉時局,他們的話,當不得真,主公你想,知道天子被軟禁的,不過是些諸侯罷了,百姓們又有誰知道呢?天下百姓,何其多也,若是主公稱帝,便會釀成天有二日,地有二主之局,百姓們只會知道主公你做了叛逆之舉啊!這對主公你的名望,打擊非常沉重。” 袁術毫不在意的說道:“一些山野村夫,販夫走卒罷了,難道還要讓我去考慮他們的感受不成?” 楊弘嘿嘿笑道:“是極,百姓不過是一群卑賤之人罷了,我主收留他們,讓他們在豫州安穩的生活,他們應該心生感激才是,即便是有些不臣之人,亦是再正常不過,只需派人剿殺了便是,難道我主坐擁數十萬軍隊,還會怕了他們不成?” 紀靈高聲道:“正是,百姓不過是一群泥腿子,上不得臺面,若是有人敢亂,末將定帶兵前去為主公平亂,鎮壓四海!” 看著一群即將瘋狂的人,閻象在心里實在想不通,為何在往日明理通達,睿智慧眼的同僚,如今卻是因為一枚小小的石頭,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前后的反差,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古人信命,袁術作為一代豪杰,出身名門望族,則更加信命。其實,還有一件事是閻象不知道的,這件事也正是袁術急切稱帝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就張昭來豫州之前,有一次,袁術去巡查城外的軍營,卻被一名老道所攔。袁術正要發怒之時,卻聽那老道一邊盯著袁術,一邊神神叨叨的嘀咕,言語之間,因老道聲音極小,袁術也只能聽出個大概,那分明就是,‘不得了,不得了,怪不得紫微星閃爍,袁家怕是要出皇帝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