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豫州,位于大漢版圖的正中央,相距洛陽不遠,歷來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真可謂時代造就了人杰地靈的豫州,豫州延續了璀璨輝煌的時代。 自古,多少文人豪杰,在豫州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豫州亦是因為他們而揚名天下,出自豫州而青史留名的文豪騷客,綠林草莽,更是多不勝數。 獨特的地理環境,優渥的生存條件,讓豫州的人口也成為了大漢之翹楚,不論是施展新政的并州,還是久無災禍的荊州,單以人口密集而言,都難以趕上豫州。 也正是因為人多,豫州的人才也多,楊帆麾下的文臣,多半出自豫州。 遙想青史當中,豫州人杰在各個時代,都擁有了相當的成就,若是沒有人杰輩出的豫州,或許也就會沒有熱血沸騰,群星璀璨的三國時代。在這里,有人或許會說,即便是沒有曹操,那也會有李操,牛操,張操。 俗話說:時事造英雄,英雄亦適時。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就像當初,某人曾說過一句話,‘一個時代,怎么能沒有一兩個英雄和梟雄呢?’。 而袁術,漢末豪門,世家出身,坐擁偌大一個豫州,卻在數年內,毫無功績,這也變相的說明,再好的底蘊,也還需要優秀、明智的掌舵之人。 這日,豫州,潁川郡,陽翟城。 隨著張昭的到來,袁術迎來了他人生當中,最為重大的轉折。 是一飛沖天,遨游九霄;還是墜入深淵,落下塵埃。 全在他的一念之間。 袁術高坐堂中,左右分別是紀靈、橋蕤;閻象、楊弘。 還算拿得出手的兩文兩武,單從人才儲備方面來說,袁術也只是比之劉備,要好上一線,雖沒有無雙猛將助陣,也沒有頂級謀士輔佐,但袁術還是擁有著自身的優勢,那便是人多,這一優點,極大的彌補了袁術在施展政令時的短板。 相比諸侯討董時,袁術的囂張跋扈,年輕幼稚;如今時隔數年,雖還是目中無人,但也具備了一絲人主之氣,顯然是久居高位,孕育而生。 瞥了眼張昭,袁術便老神在在的問道:“你就是孫策的使者?來此有何貴干吶?” 張昭氣質儒雅,眸含睿智,剛一出口,就吊足了袁術等人的胃口,只見他這般笑道:“在下張昭,表字子布,承蒙我主器重,如今暫添為揚州治中,今日前來,實為代替我主,向袁豫州表謝當年三津渡的提醒之恩。” 果不其然,袁術一聽就來了興趣,當下嘆息了數聲,道:“文臺素來與我交好,奈何他性格剛直,不聽我言,這才落到如此下場,伯符賢侄有心了。” 見袁術有意無意的朝自己看來,楊弘頓時心領神會,連忙開口問道:“張治中今日前來,不會只是替孫策表達我主當年的提醒之恩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