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如今袁譚已經(jīng)把手伸到了幽州,公孫瓚就不得不慎重對待,畢竟幽州才是他的老巢,當下也顧不得面子問題,連忙向田豫求教,道:“國讓,事到如今,你說我軍該當如何?” 田豫冷笑道:“主公不是要攻下鄴城,為少將軍報仇嗎?” 公孫瓚面色一僵,無名之火頓時在心間升騰,隨之又按耐下去,朝田豫躬身拜道:“國讓大才,本將悔不當初,不聽國讓之言,這才落到如此地步,還請國讓放下前嫌,為本將出謀劃策,助本將渡過難關。” “唉!”見公孫瓚已然放下身段求他,田豫便知,此時的公孫瓚已經(jīng)心慌了,害怕了。 對于幽州故地,田豫也是懷有思鄉(xiāng)之情,當下苦笑道:“我軍強攻鄴城數(shù)日,將士們早已是疲累不堪,如今又傳來幽州噩耗,若是強行撤退回援,恐會被袁紹抓住機會,拖死我們,但幽州乃我軍將士的家鄉(xiāng),不救不行,說實話,我的心也亂了。” 高干面色沉重,隨即把心一橫,咬牙道:“不如這樣,就由末將帶領一萬將士為主公斷后,絕了袁紹這后顧之憂,也好讓主公安心撤軍。” 田豫眼中閃過一絲悲涼,其實他心中的想法也是這樣,不過,高干乃公孫瓚麾下大將,他可不敢說讓高干留下,然,在這危機時刻,唯有熟悉冀州環(huán)境的高干,才能勝任這個九死一生的斷后任務。 公孫瓚猶豫不決,又見田豫眼神閃爍,暗道,田豫恐怕也是這個想法。 然,高干可是幽州軍中唯一上得了臺面的戰(zhàn)將,讓他率軍斷后的話,公孫瓚很是舍不得,猶豫良久,思考再三,公孫瓚還是決定放棄高干,只見他沉聲道:“好,既然高將軍有如此魄力,那本將就把麾下這七千白馬義從,外搭三千輕騎交給高將軍統(tǒng)領,務必為我軍爭取時間,拖延袁軍三日,三日一過,高將軍可自行突圍,北上尋我,同時傳令正在趕來的四郡援兵停止南下,在絳水南岸的南宮縣等待,同時收攏渡船,接應我們。” 由此可見,只要冷靜下來,公孫瓚得調度能力比之那些名將也不遑多讓。 田豫輕聲道:“遲則生變,今晚就得走,從現(xiàn)在開始,高干將軍可廣派哨騎,攔截袁譚南下的信使,不能讓袁紹知道袁譚已經(jīng)攻入幽州的消息,這樣也能讓袁紹不敢輕舉妄動。” 高干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隨即起身,朝公孫瓚拜道:“承蒙主公不棄,收入麾下,今日便是高干的報恩之時,主公大可放心離去,高干定會為主公阻擊袁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