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袁譚揮軍南下,先與袁紹一道剿滅了公孫瓚的話,那袁譚在冀州的地位將會變得牢固無比,即便是袁熙,也不能撼動其分毫,袁尚的話,就更加不是對手了,可他偏偏行此逆事,當真讓人有些刮目相看。 待眾人看完后,大多數謀士都認為這是袁譚要另起爐灶,作為諸侯的兒子,值此大戰,首先想到的不是為父分憂,而是北上搶奪公孫瓚的地盤,這一行徑可謂是相當惡劣。 袁紹面色難看,誰都猜得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有多么糟糕,然,公孫瓚大軍已經南下,許攸覺得如今的當務之急還是以打退公孫瓚為主。 思考再三,只見許攸分析道:“主公,大公子率軍進攻幽州,也未嘗不可,或許這是我軍的一次機會。” 袁紹惡狠狠的問道:“那混賬東西都敢不聽我的號令了,子遠你還為他說話?” 許攸苦笑道:“主公啊,公孫瓚的七萬大軍南下,這才是我軍的當務之急啊!大公子突然北上,雖然違反了將令,但在我看來,這也是我們攻略幽州的好時機啊。” “哼!”對于不尊號令的人,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袁紹也覺得非常生氣,這是當權者的通病,誰都不愿意自己的麾下出現不確定的因素,畢竟這是一場大仗,決定河北霸主的戰役,然,如今生氣也沒用了,袁譚已經北上,即便是他想要治罪,也找不到人。袁紹只好冷哼一聲,用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后,問道:“子遠,那你說,我軍該如何打敗公孫瓚?” 許攸琢磨了一番,說道:“公孫瓚剛喪愛子,此時火氣正旺,其軍士氣高漲,我們不如據城而守,待大公子進入幽州后,公孫瓚必會回援,待幽州軍返程之時,就是我軍的出兵之際。” 袁紹納悶道:“若是公孫瓚不回幽州,咋辦?” 許攸笑道:“若是他不回去,那鄴城外就是他公孫瓚的埋身之處。” 袁紹訝然道:“何以見得?” 許攸自信回道:“公孫瓚本就出自幽州,現在幽州一統,民心可用,公孫瓚怎會放棄自家老巢而不顧呢?若是他占據常山、中山、安平、河間四郡不放,那就會面臨我軍的南北夾擊,田豫是個聰明人,他定會勸說公孫瓚返回的。” 袁熙弱弱的說了一句,道:“那我軍何不現在就向公孫瓚透露大哥即將北上幽州的消息,待幽州軍返程時,我軍正好可以尾隨追擊。” 此話一出,即便是袁紹,都是眉頭一皺,更別說其他智謀之士了。荀諶深深的看了袁熙一眼后,就再次低頭不語,此時他的心中已經生出離開冀州的想法。原因正是這袁家三兄弟的關系,如今正值亂世,袁紹的勢力看似強勁,若是袁紹遭遇不測的話,那他的勢力就會在頃刻間一分為三,被其他勢力給逐步吞噬,這樣的政權太脆弱了,從袁紹被刺殺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許攸瞥了眼袁熙后,也露出思索之狀,這時又見荀諶的表情沉重,心中莫名一慌,隨即問道:“友若,你才思敏捷,可否為二公子解釋這其中關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