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嘉則是癟了癟嘴,嘀咕道:“讓我學這悶葫蘆,還不如讓我死了算了!” 聽了郭嘉的話后,楊帆不禁啞然失笑,就連荀攸,也是苦笑連連。 沁水一戰,楊帆解決了司隸地界的第二大敵,呂布,從此,司隸七郡,也只有弘農太守張濟,能抵擋楊家軍兵鋒了。 呂布走后,楊帆不再中規中矩,直接讓文聘帶兩萬人進駐河南尹,洛陽城,同時強行命令河南尹各縣縣令前往晉陽述職,如有人陽奉陰違,文聘大軍則直接蕩平其家族,斬草除根,不留情面。 一時間,河南尹二十一縣縣令無不遵從楊帆的號召,紛紛啟程前往晉陽,而他們背后的世家,迫于楊家軍的威懾,也全都把多余的土地捐獻出來,從此歸順了楊家軍。 河南尹乃司隸地界人口最多的一個郡,其中那些世家的關系可謂是盤根錯節,楊帆索性就來了個快刀斬亂麻,只要不服從的,就視為敵人,直接殲滅,這一雷霆之舉,徹底的震懾住了一些心懷鬼胎的家伙。 百姓分到土地,自然樂意,楊帆的聲望不減反增,在中原地界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讓臨州各地的百姓紛紛攜帶家眷,前來投奔楊帆。 隨后,楊帆把孔融調來了洛陽,負責修繕舊都及處理司隸地界的政事后,他就率領著大軍繼續朝著河東郡開進。 說起河東郡,就不得不說起那河東望族,衛氏。 衛家初興于漢名將衛青,被立為皇后的衛子夫,衛氏家族就是從那一刻起平步青云。而這個衛家,也與楊帆有些淵源,當初楊帆在太華山遇險,這其中就是有衛家二子,衛寧,衛仲道從中攙合。 而楊帆不率先進攻弘農,卻是改道河東,就能說明很多情況。 這日,楊帆剛率軍來到箕關。 遠在安邑的衛家就召開了家族大會。 河東衛家,傳至如今,亦不過兩位嫡系,一者,衛覬,表字伯覦;二者,衛寧,表字仲道。這二人乃是同父異母之兄弟,因衛家老大人過世較早,衛覬身為長兄,早早就繼承了衛家家主之位,現年三十有五,而衛仲道則不過剛滿二十,加之體弱多病,又愛尋花問柳,衛家的傳承就落在了衛覬一人身上。 衛覬少年早成,以才學著稱,曾任茂陵縣令,然,如今乃多事之秋,衛覬也只好辭去縣令一職,回到了安邑老家。 衛家分兩脈,一是衛覬、衛寧這一脈;二是衛茲、衛臻父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