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司馬懿聞言后,連忙轉(zhuǎn)身看去,只見一群軍士在胡寶的帶領(lǐng)下朝他圍了過來。 胡寶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得意的嘲笑道:“司馬小兒,你還想再來一次?” 如此境遇,即便是再笨的人,也都看出了問題,司馬懿初遇合圍,神情緊張不已,一顆心都快要跳出了嗓子眼,當(dāng)下問道:“胡寶,你來此作甚?” 胡寶不屑的瞥了眼司馬懿,暗道,縱使你聰明絕頂,智多如妖,但遇到危險時,還不是一樣如此的不堪。 想到便說,這就是小人行徑,只見胡寶陰測測的笑道:“楊驃騎大軍壓境,征討叛逆,司馬懿你冥頑不靈,竟敢煽動懷縣軍民抵抗我朝天軍,現(xiàn)在,本人奉胡郡守之命,特來拿你交由楊驃騎問罪,臨死之前,你還有何話好說?” 司馬懿聞言一愣,剛才還是志同道合的盟友,現(xiàn)在卻分崩離析,居然還要拿他問罪,這讓年輕的司馬懿實(shí)在接受不了,或者說,他經(jīng)驗(yàn)尚淺,這點(diǎn)世事就讓他亂了分寸。 其實(shí),世家大族歷來都是這般行徑,為了家族的利益,有時候翻臉比之翻書還要快上幾分,總讓人有些應(yīng)接不暇。 胡瓢的作為正是應(yīng)證了那句名言,世上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家族傳承的大事面前,即便是家族嫡系子弟都可以犧牲,更別說他們這種八桿子都打不到的關(guān)系了。 這一幕也讓司馬懿的心徹底涼透了,一股厭惡世間的情緒開始在心間滋生。直到此時,他終于把父親的話理解透了,有些事,明知可為而不為,那是魄力不足,膽氣不旺,不可取;也有些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便是迎難而上,不是以卵擊石,就是石破天驚,這條路太過極端,自然不被世家大族所取。 無奈之下,司馬懿只好負(fù)手待縛。 翌日,紅日初升之際,楊家軍兵臨城下之時,楊帆剛要下令攻城,卻見懷縣城門突然大開,一群人正步行從城中走了出來,其中一位少年還被五花大綁。 這一幕奇景頓時惹來?xiàng)罴臆妼⑹康恼痼@,然,嚴(yán)明的軍紀(jì)卻使得延綿數(shù)里的龐大軍陣寂靜如淵,不曾有一人因這事態(tài)的變故而發(fā)出聲響。 楊帆輕笑道:“這城中主人還算有幾分自知之明!” 郭嘉隨即朝楊帆恭喜道:“恭喜主公,拿下河內(nèi)郡!” 荀攸疑聲道:“他們?yōu)楹螏椭晃簧倌辏繉?shí)在不解......難道打敗文將軍的就是這位少年不成?” 楊帆凝目看去,只見這位少年有些眼熟,待他們來到跟前時,這才看清來人,那少年不是當(dāng)年的少年郎-司馬懿又是何人。 然,河內(nèi)郡豪族司馬氏的二少爺,如今卻被人捆綁而來,還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待這伙人相距楊帆十余丈時,典韋猛地大喝道:“呔!止步,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