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我軍動了,馬、韓聯軍就會大舉來犯,到那時,我軍再掉轉槍頭,殺他個措手不及,一舉拿下涼州。” 郭嘉在那款款而談,大說心中想法,殊不知,楊帆的臉色已經變得異常難看,堂內眾人亦是臉色猛變。 郭嘉敢說,也是真心為楊帆著想,不過,縱使他的出發點很好,又兼之計謀不錯,但是,這也要考慮楊帆是否真的有接納的胸襟。 就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了出來,難免有些逼宮之嫌,若是楊帆同意,則會有人說他無情,即便是已經亡故的妻子,他都要拿來做些文章;若是他生氣不同意,也會有人說他胸襟狹窄,嫉賢妒能。 郭嘉這可是把一道左右都要傷的難題擺在了楊帆面前,讓他自行選擇傷得少的那邊。 戲忠等人也為郭嘉的年輕氣盛,著實捏了把汗,即便得到楊帆的器重,也不能這般揮霍楊帆的信任。 就在楊帆欲要發作之前,荀彧連忙出列說道:“奉孝此計雖然有些大膽,乍一看,其中漏洞百出,不過,待回過神后,細細品味的話,又合乎情理。” “主母新喪,攻略涼州也算是為主母報仇,不過,我們該出兵幾何?從何處出兵?途中輜重運輸該如何保障?我們該如何對付涼州鐵騎?” “這些我們以前都未想過,此時冒然實行的話,恐有些得不償失啊!” 聽完荀彧的話后,楊帆面露思索之色,心中的怒氣正在逐漸消退。 戲忠見狀后,連忙趁熱打鐵,說道:“別駕之意,并無道理,雖然我軍的目標是幽、冀二州,可如今幽州軍士氣如虹,冀州軍也才傷筋動骨,尚有一戰之力,眼看著就要入冬了,這仗估計得打到明年,我軍不妨把重心放在涼州。” “這樣一來,既可以讓袁紹放下心來與公孫瓚決一死戰,又能拿下涼州為主母報仇,何樂而不為呢?” 荀攸點頭認同道:“我也贊同二位大人的意見,馬騰有錯在先,我軍師出有名,天下間,何人敢為馬家說話?此時正是出兵涼州的大好時機,加之涼州也不是鐵板一塊,這時出兵,再好不過!” 荀彧擔憂地說道:“涼州地廣人稀,常年風沙肆虐,百姓野蠻彪悍,怕就怕我軍一旦進入,就會深陷其中,被困數年啊!到那時,曹操平定了中原,袁紹或者公孫瓚統一了河北,我軍如之奈何啊?” 荀彧的擔憂不無道理,他的大局觀一向很穩,極少出現偏差,冀州土地肥沃,幽州兵悍將勇,若是被統一了,二者將會得到互補,對并州構成威脅。 荀攸一向以旁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見荀彧猶豫不決,他連忙為其分析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以雷霆之勢席卷并州,都要花費了數年光景,更何況袁紹與公孫瓚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是我軍進入冀州地界,還會引起各方猜疑,讓其保留實力,若是那樣,得不償失,以其躊躇不前,不如大膽進軍涼州,待平定了涼州后,我軍再掉轉槍頭,進軍幽、冀二州。” 陳宮皺眉道:“若是進軍涼州,那我軍的戰線是否拉得太長了?即便真的拿下了涼州,我軍的地盤就將與巴蜀、司隸、幽州、冀州接壤,東西相距千里,極難相互馳援。” 楊帆朝賈詡問道:“若攻略涼州,需要注意什么?文和你來說說。” 賈詡聞言后,心中一驚,暗道,楊帆已經被說動了,當下連忙回道:“涼州,地處漢、羌交界,民風彪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乃兵家極為重視之地,過司隸翻過烏鞘嶺到涼州便是一馬平川,素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稱號,欲取涼州,唯有從司隸地界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