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不其然,賈詡剛說完,楊帆就順勢問道:“文若啊,你那兄弟有何本事,與我們大家說道說道。”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荀彧連忙出列回道:“荀諶是我弟,從小就聰明伶俐,十余歲時就初見崢嶸,若是他真的出使了涼州,再結合馬騰、韓遂二人突然結拜一事來看,想必是荀諶已經說服了這二人。” 世家處事,從來都是寶不獨壓,就好比諸葛亮兄弟,弟弟在蜀漢,哥哥在東吳一樣,這樣既可以保證家族的延續,又能起到相互聯系的作用。 關于這一點,楊帆可是知之甚詳,他麾下的荀攸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嗎,若不是楊帆與荀彧打賭贏了,保不齊這荀攸還在南方哪位諸侯手底下待著呢。 從荀彧那篤定的話來看,楊帆立馬就判斷出了這荀諶的智謀定不下于他的兄長-荀彧。 戲忠聽完了幾人的談話后,隨即出聲問道:“主公,你莫不是擔心涼州兵馬會偷襲朔方?” 楊帆苦笑道:“涼州大馬,天下無敵啊,若我軍真的出兵,我還真的擔心張遼的北大營抵擋不住涼州兵鋒,你們都知道,北大營的精銳在雞鹿塞一戰中損失殆盡,如今那些小子不過是些剛參軍不久的娃娃,若是真遇上戰力野蠻的涼州鐵騎,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楊帆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如今的并州五大戰營,北大營的新兵人數居全軍第一,十萬人中,就有七八萬人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這讓他如何不擔心? 戲忠小聲的諫言道:“主公,不如讓趙云的西大營與北大營換防,如何?上郡山高地險,若是涼州從上郡進犯,張遼也能應對。” 戲忠話剛說出,郭嘉就反對道:“此事還得從長計議,張遼本就是我軍大將,若是突然調防,恐讓他心生不滿啊!” 郭嘉與張遼本就交好,此時為他說話也不奇怪,而且他的話也頗有深意,這讓楊帆一時間開始猶豫了起來。 賈詡年長,看事最為透徹,雖然郭嘉的話有幾分揣摩之意,但也經不住反復推敲,賈詡不愿反駁,不過是為了照顧郭嘉的面子罷了,然,在這大事決斷之上,賈詡可不能任由郭嘉胡來。 只見他委婉的勸道:“我軍不定時的調防,本就是常規做法,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各個戰營能熟悉不同的環境,況且,西大營中以騎兵居多,調防至朔方也無可厚非,北大營本就是步卒偏多,善于攻堅及山地作戰,他們若是調防至上郡,還不是如魚得水?” 見賈詡也同意兩大戰營調防后,荀彧、荀攸等人也紛紛出聲附和,大家都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楊帆沉默了一會兒,最終決定道:“好,那就由戲忠擬一份調令,讓北大營與西大營互換防區,此事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同時給馬邑的關羽發出命令,從今日起,東大營正式進入戰備狀態,讓關羽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最后,抽調田豐、沮授二人趕往東大營待命,協助關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