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紹面色有些不愉,可帳內(nèi)人多,他也不好太過發(fā)作,當下只好問道:“可幽州軍士氣高昂,我軍暫避鋒芒也實屬無奈之舉,子遠怎么就看不出本將的良苦用心了呢?難道子遠還有妙計不成?” 許攸苦勸道:“主公啊,這些都是探子的一面之詞,幽州軍究竟如何,我們也從未得知,況且,明日之戰(zhàn)是我軍率先發(fā)起的,怎能未戰(zhàn)先怯呢?” 袁紹臉色難看,沒好氣的說道:“子遠,你難道想說本將是怕了他公孫瓚不成?” 許攸情急之下,似乎沒有發(fā)覺袁紹臉色的轉(zhuǎn)變,或者說是他覺得自己與袁紹的關(guān)系很好,故而,即便是看到了,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此時,許攸聽出袁紹已經(jīng)萌生退意,哪還敢怠慢半分,連忙諫言道:“主公啊,朝令夕改有損我軍顏面,更挫冀州銳氣,還請主公三思啊!” 大將顏良亦是出列勸道:“許別駕所言有理,如今三軍將士已知明日決戰(zhàn)之事,怎能不打自退?這不是有損我軍威名嘛,這事若是傳揚出去,那我冀州還不被曹操、袁術(shù)之流給笑話?” 文丑素來與顏良同進共退,當下也出言勸道:“正是如此,我軍九萬余人,公孫瓚麾下的人馬,滿打滿算,也就五萬余人,為何要退?即便是他幽州軍有什么神機妙算,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他公孫瓚難道還能瞞過我軍的眼線不成?” 其余諸將見狀后,紛紛出聲諫言,全都是力主與公孫瓚決戰(zhàn),謀士中,也大多出言符合,其中唯有郭圖,荀諶二人沒有發(fā)表意見。 袁紹本就打算暫且退軍,待查明幽州軍的具體情況后,再做打算。可,軍令已下,這時再來談及撤退,還真會影響三軍士氣。 正在袁紹苦思良策之際,突然看見郭圖,荀諶二人站在那里老神在在,一副風輕云淡的樣子。 當下,便見袁紹開口問道:“看公則,友若一副自信之色,莫不是心中已有良策,不如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參詳,參詳。” 聽到袁紹的話后,所有人紛紛轉(zhuǎn)頭看向這兩位在袁軍中存在感極低的智者。 郭圖,荀諶二人見推脫不掉,皆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均能從對方眼中讀出一絲苦澀。 但,既然袁紹已經(jīng)發(fā)問了,那郭圖只好出聲說了下自己的看法,“依在下看來,許別駕的話并無半點不妥之處,但幽州軍行事詭異,也要查明緣由。” 從郭圖的話,袁紹便聽出了他有些贊同許攸的意思,其心中頓時升起一股煩躁之情,當下又朝荀諶問道:“友若,你又是如何看的?” 荀諶年紀輕輕就能伴隨袁紹左右,為其出謀劃策,可見他也是深諳處事之道,善于察言觀色之輩,他見袁紹面露不愉,連忙把剛要說的話又給咽了回去,隨即換了個思路,向袁紹委婉的勸道:“正所謂軍令如山,不可猶如兒戲,如先前諸位大人所言一般,若是主公朝令夕改,可能會讓三軍將士覺得主公怕了公孫瓚,這有損主公歷來的威名啊!” “況且,幽州軍的人數(shù)不過剛及我軍的一半,加之此處戰(zhàn)場一馬平川,絕無施展贏技巧法的可能,更何況,此乃我冀州地界,若是退軍,豈不是令天下英雄恥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