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牢獄之時,除了他自己的家人外,只有袁熙去看過他兩次,這讓郭圖感到高興之時,又唏噓不已。 然而,面對袁熙的噓寒問暖,郭圖在心中漸漸的接受了袁熙,隨著二人的關系深入,他們暢聊的事情自然越來越多,而,郭圖也越來越佩服袁熙的見識與胸襟。 期間,郭圖數次向袁熙表明了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只要袁熙能救他出去,他郭圖就一生奉袁熙為主,永不背叛。 袁熙卻沒有對郭圖承諾什么,只是委婉的表示,在適當的時候,他一定會為郭圖求情。 雖然袁熙沒有承諾過什么,但這樣也足夠讓郭圖感激不盡了。現在他郭圖就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除了袁熙,誰還會搭理他?袁熙能做到這樣,在郭圖看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郭圖的想法,袁紹自然不知,只見他親身扶起郭圖會,真誠的笑道:“公則對我的忠心,我自然知曉,實不相瞞,當初我也打著殺了公則后,用來泄憤的主意,然,顯奕的一番話卻是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顯奕相信你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那我也相信你不會。” 袁紹的這番話,可見他是有多么的重視袁熙。在其心中,他最出色的兒子已經漸漸的變成了袁熙,有時候,袁紹還會找袁熙來一同商討對策,這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冀州從不缺少見風使舵之人,自從袁熙受到重用后,袁熙的門前始終圍著一群獻媚討好之人。然,袁熙對誰都是閉門不見,仿佛是要與眾人劃清界限。 袁熙這一手欲擒故縱之計可謂是運用得極為老練,他的這個表現,徹底讓袁紹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對他那是格外的好。 起初,袁紹也懷疑過他的三個兒子,特別是袁熙,嫌疑最大,可現在,袁熙居然放棄了與所有世家加深感情的機會,袁紹心中的那一點疑惑也隨之煙消云散。 至此,袁紹才是真的把袁熙當作了繼承人來培養。 郭圖聞言,隨即朝袁熙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后,連忙朝袁紹拜道:“多謝主公不殺之恩,圖,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郭圖本是必死之人,卻因為袁熙的一句話而被免死,可謂是絕境逢生,對于袁熙,他自然是非常感激。 見郭圖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當場就發誓效忠,袁紹心中很是欣慰,隨后勉勵了郭圖幾句后,又朝眾人問道:“如今公孫瓚正在涿縣厲兵秣馬,顯然是打算再次南下了,諸位怎么看?” 許攸見到自己表現的時候了,隨即出列說道:“主公,數月前公孫瓚損兵折將,此時就更加不是我軍的對手了,只要主公集結大軍北上與公孫瓚決戰,他只有逃跑的份,現在,曹操忙著打陶謙,定然顧不上我們,但,并州的楊帆卻是一大隱患,楊家軍在馬邑、晉陽、壺關都吞有十萬大軍,我們不得不防啊。” 袁紹連忙問道:“那子遠可有破敵之策?只要楊博文不插手,幽州定是我的腹中之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