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登講解完后,耐心的問道:“張將軍可聽明白了?若不明白,我就再說一遍。” 張飛搓著手,一臉興奮的嘿嘿笑道:“聽明白了,聽明白了!” 陳登隨即轉頭看向劉備,目露興奮之色,說道:“劉將軍,張將軍率騎軍一入曹營后,我軍就可渡河集結,待張將軍破了曹操的大營,劉將軍可一鼓作氣中宮直進,向曹操的中軍大帳殺去,到時再傳令東莞城中的糜芳殺出,可一戰而敗曹操的十萬大軍。” 劉備聞言后,頓時拳擊掌中,回道:“好,就按元龍的意思來辦,此戰若勝,元龍當屬首功!” 隨后,張飛率著五千騎軍往南而去,從開陽渡河繞過曹操的眼線,朝著東莞城外的曹軍大營奔去。 這日,夜黑風高。 曹操正在帥帳中讀閱兵書,突然間,他的心中頓時煩躁起來,隨即起身移步帳外,抬頭看著滿天繁星,朝一旁的親兵吩咐道:“去把子揚喚來!” 親兵連忙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見劉曄快步走到曹操跟前,問道:“主公何事喚我?” 曹操目光深沉,透過夜色,遙看著遠處那座模糊的城池,說道:“劉備率軍至東安已有三日,為何還不渡河?難道他就不怕我會再次屠城嗎?” 劉曄聞言一愣,暗道主公今日為何突然問起此事,對付劉備的方法不是早就定下了嗎?那呂常可是帶人一直在沂水河岸緊盯著西邊的劉備軍營,若有風吹草動,他定會派人來報,此時未有人來報,可見劉備還未想出破陣之策,但既然曹操問起了,劉曄還是躬身回道:“主公,我軍大營乃是八門金鎖陣布局,劉備想來是看出了其中端倪,又無破陣之法,故而才會一直待在沂水西岸。” 曹操眉頭緊鎖,他的感覺一向敏銳,從剛才的煩躁之情來看,他們似乎算漏了什么,只見他問道:“那東安守將是何人?” 劉曄不知曹操此話何意,回道:“陳珪之子,陳登!” 突然間,曹操腦海中閃過一絲亮光,只見他焦急的說道:“哎呀,我怎么就把他給忘了呢!” 劉曄見狀一愣,不解的問道:“主公此話何意?莫非那陳登有破解之法?此人我也了解過,他在陶謙麾下任典農校尉,只管百姓的農業一事,以前并無展現過謀略之才。” 曹操心中大急,說道:“那陳元龍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就有扶世濟民之志,并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我之前見過他一面,原先也如子揚這般覺得沒什么,可此時細細想來,并不是那陳元龍無謀略之才,而是他沒有展現之機會!我敢斷定,他早已看出了我軍的陣法與企圖,之所以沒有渡河進攻,其中原因想必是陳元龍麾下并無帶兵之將,如今劉備率軍趕至,其麾下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正是那闖陣的最佳人選,這幾日可有看到張飛在沂水西岸出現過?” 曹操越說越氣,當真是高擎燈臺燈下黑,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反之亦然,越是自認為安全的地方就最危險。 劉曄心中頓時咯噔一下,暗道壞了,這幾日他們與劉備隔河相望,期間還友好的交談了數句,可偏偏唯獨沒有看見張飛,劉曄當下便在心中仔細回憶數日前的場景,確定真的沒有發現張飛后,回道:“主公所言極是,我剛才細細回想,確實沒有看見過張飛。” 對于張飛的能力,曹軍上下知之甚祥,其中一些人更是與之切磋過,曹操越想越怕,暗道這張飛究竟是去了何處,隨后說道:“張飛不知所蹤,若讓他突襲我大營,我們危已,不如讓元讓增兵生門,防范一下。” 劉曄覺得也該這樣,回道:“主公所言有理,當速速增兵生門,遲則生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