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恩,子揚說的不錯,陶謙有二十萬新軍,若龜縮在城中的話,我們還真不好下手!” 曹操頓時領(lǐng)會了劉曄話中的意思,隨即笑道。 “如此,那誰愿守圉縣?” 曹操掃視了一圈屋內(nèi)眾人后,問道。 眾將隨即默不作聲,誰都知道守圉縣不一定能打仗立功,而跟隨大軍東進的話,則一定有仗打,故而沒人愿意守城。 “若主公信得過我,末將愿守圉縣!” 李典見大家都不愿意守城,他猶豫了一會兒后,出列請命道,這一來他資歷低,即便跟隨大軍出征,也不見得能讓他獨領(lǐng)一軍,而守圉縣則不同,那可是統(tǒng)領(lǐng)五萬大軍,這對于李典來說,是最好不過的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了。 “恩,那就由曼成率五萬兵馬守圉縣,切記,萬事小心,城不丟,便是大功一件!” 曹操斟酌了一番后,決定給李典一個機會。 “多謝主公,末將必定不會讓袁術(shù)有機可乘!” 李典本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請命,他其實也不知道曹操會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如今看來,他果然沒有跟錯人,決戰(zhàn)之時,曹操顯現(xiàn)出了常人難有的魄力。 “待秋收過后,我將起馬步軍十萬進駐泰山郡蓋縣,程昱留在濮陽,為我大軍調(diào)集糧草,陳群前去青州,調(diào)集青州青壯,夏侯惇、于禁、曹洪、曹純、曹仁、劉曄隨大軍出征。夏侯淵領(lǐng)一萬輕騎就待在濮陽,到時等我將令一到,你再奔襲合鄉(xiāng)。” 既然戰(zhàn)略已經(jīng)定下了,曹操便不會有任何遲疑,直接雷厲風行的把各人的職責定了下來,隨后劉曄等人又補充了一些。 半月后,曹操的十萬大軍開出了濮陽,朝泰山郡而去。 這一舉動,讓各地諸侯紛紛側(cè)目,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了中原戰(zhàn)場上。 作為曹操的對手,陶謙當然在濮陽安插了探子,曹操的大軍剛到東平國,遠在郯城的陶謙就收到了消息。 陶謙焦急之下,連忙召集麾下部將議事。 “主公,曹操的十萬大軍乃百戰(zhàn)老卒,我軍不可與之硬敵,據(jù)城而守方為上策!” 陳珪率先說道。 “漢瑜所言不錯,從曹操行軍的方向來看,他定是想從泰山郡進攻我徐州的瑯邪國,這樣他就可以把青、兗二州連成一片。” 糜竺跟著說道。 “玄德怎么看?” 這段時間來,陶謙與劉備走得極近,二人的關(guān)系正在急速升溫,主要是劉備的治世理念與陶謙很是相似,故而二人之間的話題自然就多。陶謙年邁,需要個說話之人,而劉備則要與陶謙拉近關(guān)系,一人有心說話,一人刻意迎奉,關(guān)系自然相處得極為融洽。 “備,覺得子仲、漢瑜說得對,曹操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瑯邪國,我軍當北上據(jù)城而守,阻止曹操。” 劉備可不會駁了糜竺、陳珪二人的面子,當下笑道。 “既然玄德也這樣認為,那就派曹宏率軍十萬北上瑯邪國,抵御曹操。” 第(2/3)頁